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李捷 文 通讯员 朱江 图)12月7日,滇越铁路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研究成果审查和滇越铁路保护利用工作座谈会在红河州召开,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杨德聪主持会议。
“一百一十年前,法国在越南与云南的崇山峻岭中修建了滇越铁路,使封闭落后的滇南与世界连接起来……”会上,红河州副州长何民在致辞时表示,滇越铁路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研究成果审查会暨滇越铁路保护利用座谈会在红河州召开,为红河州加强历史文物保护、提高滇越铁路保护利用工作水平,开展深层次交流合作搭建了桥梁和纽带,也为助推红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了新机遇。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从研究目标与概念定义、历史沿革、研究对象的选择与保护现状评估、遗产核心的特征分析、比较研究、潜在价值与申遗策略六个方面详细地讲述了滇越铁路的研究成果。世界文化遗产专家、文物保护专家对滇越铁路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研究成果进行审查,与会人员就滇越铁路保护利用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滇越铁路云南段于1903年10月开工,1910年4月1日全线正式通车运营,1940年停运;1943年8月,中国收回路权自行管理;1958年1月与越南签订了联运协定,7月1日正式运营,铁道部将其改称为昆(明)河(口)铁路;1979年铁路运输中断;1996年重新恢复全线通车至今。滇越铁路全长854公里,越南境内长389公里,云南境内长465公里,其中红河州境内长319公里,约占滇段的70%。滇越铁路作为云南省第一条铁路,是云南历史上建设时间最早、建设难度最大、在中国和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最具影响的铁路建设工程之一。
杨德聪强调,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要根据会上专家提出的建议意见进一步完善滇越铁路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研究成果;与会的4个州市文化旅游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滇越铁路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要对铁路沿线的建设设施做详细调查,对有价值的文化遗产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要积极开展铁路沿线文物列级保护,加强对滇越铁路沿线旅游线路的打造,助推旅游发展。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