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白银遇到珐琅 丽江永胜匠人的独特技艺

当白银遇见珐琅彩,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提到珐琅,不少人会想到故宫文物——景泰蓝花瓶。而在距故宫千里之外的滇西北的丽江永胜县,珐琅工艺也在边屯文化的土壤上落地生根,珐琅彩银技艺传承至今,折射出独特的地域色彩。

珐琅彩技术  先到云南后传入北京

珐琅是扎根于边屯文化土壤中的“舶来品”。其英文名叫“enamel”,音译又称为佛郎、法蓝,最早出现于东罗马帝国,是一种常用在珠宝和钟表上的装饰方法。在南方俗称“烧青”,在北方俗称“烧蓝”。

永胜珐琅银器,又称“掐丝珐琅彩”,其实就是景泰蓝的一个品种。而景泰蓝则是在 13 世纪元朝时期,才从云南传到北京,盛于明朝景泰年间,又多用蓝色珐琅釉料,因此得名。

珐琅银器制品突出掐丝,色彩以青蓝朱砂为主,配以适量的黄、绿、白、赭石等色,显得制品精美、雅致、别出一格。其胎体轻薄、装饰珠宝镶嵌工艺精巧富丽,构思巧妙。

工艺流程共分为:制坯、掐丝、点蓝、烧蓝、检验、包装六道程序,其中掐丝、点蓝两道程序最为费工。制品有茶具、餐具、首饰三个类别,如:耳环、手镯、发簪、章盒、酒具、茶具等。纹饰多为中国汉族民间吉祥图案,如:蝴蝶、牡丹、盘缠、绶带和喜鹊。

唐建安介绍,以珐琅鎏金银盒为例,经过锤、焊等工艺流程制成主体,使银器初步成型,纹饰、冠顶与器形相协调,成为寓意与实用性完美结合的统一体。工艺花朵银饰在精巧的银质底面覆上一层清透的珐琅彩,看上去颜色温润光亮,璀璨夺目,充分再现了花瓣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新纂云南通志》“工业考”中记载:“永北厅之珐琅银器,自来擅长,清代以前,妇女首饰以金银珠翠四者制成,翠者翠鸟之羽毛也。北永厅制珐琅杯碟,华艳夺目,与直省所出无异。”

历经曲折  技艺未曾断流

元末明初,永胜珐琅生产只限于小件饰品,如妇女的手镯、耳环、戒指、头钗等,到了清代中期和后期,陆续发展到制作墨盒、花瓶、首饰盒、长寿锁、佛像等。至于制作大件成套餐具则是 1917 年前后,由银器匠人张文峰研制而成,在此基础上,他还开办工厂,招收徒弟,将银器制作形成规模,生产销售,使这项工艺得到迅猛发展。

在他的带动下,1921 年至 1946 年的二十五年间,涌现了许多技艺精湛的艺人,他们发挥高超的技艺,因制作出许多实用、美观的餐具、装饰品、酒具而名声大噪,期间,来永胜订货的商人,以大理喜州为最多,比较出名的昆明“长亨”商号也常来订货,就连原云南省主席龙云也在民国十九年前后,派人来永胜订做了多套珐琅银器,所用白银在千两以上。

珐琅银器当时不但在省内、国内畅销,1936年至1941 年间,还有法国人和英国人来订购了几桌西餐用具运往国外。1947年之后,永胜银器加工制作逐渐走向衰落,直至解放前后基本趋于歇业。不过,民间的手工艺却没有断流。

“当时爷爷那一辈人要冒着风险制作银器。”云南省珐琅彩银“非遗”传承人唐建安说,老百姓对长命锁等传统的吉祥物件的需求始终存在。老人家很谨慎,如果需要做手艺,便下午些将工具放进背篓,趁着天黑上山赶制,盖上松毛等做“掩护”回来;要是在家里做工序,逢打银必刮锅用声音遮掩,“锅都刮坏了好几口”。

唐建安   80 后手艺人的稳健传承

唐建安的珐琅彩银技艺是从爷爷那儿学来的,80后的他早在2000 年就评上了市级非遗传承人,经营着家庭式作坊。唐家店铺沿袭着永胜老式银店的布局,前台的玻璃柜用来展示成品,妻子负责帮忙看店和销售;柜台之后就是工作台,走近观摩,大小工具一应俱全。这间珐琅彩银铺就坐落在县城主干道凤鸣路的客运站不远处。

唐建安告诉记者,他作坊所在的区域曾是永胜古城的中心。当时全城东南西北四条街道上,集中了永胜技艺最精湛的银匠,尤其民国时期达到全盛,官吏临门,商贾订货;锤声铿锵中,珐琅银器争奇斗艳。当地人把唐建安这样的手艺人家叫做“坐家户”。

唐家制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 年代,老太祖唐吉伍是当地的大名人,师从当年永胜西街灵官庙大名鼎鼎的张文锋大银匠。

唐建安告诉记者,爷爷、叔叔、父亲都会这项技艺,从小看着并不觉得这个工艺有多稀奇,直到1999年的一次偶然,他才真正被珐琅彩银的技艺所征服。“当时爷爷被邀请到昆交会,拿出了绝活,精致细腻的珐琅彩银器具让观众啧啧称奇,也激发了我对这项工艺的追求。”从那时起,唐建安跟随爷爷从最基础的画银、敲打和纽银丝开始学起,由于长期耳濡目染,他学习一年之后便出师了。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匠人,更多的是靠学艺人的悟性和努力。唐建安就经常在实践中琢磨着前辈们留下的秘诀,思考如何运用好“金(金属)、木、水、火、土(颜料)”五种元素。

到了今天,唐建安已成为小有名气的银匠,从他手里制作出来的珐琅彩银也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文 刘馨蔚  刘娅娟

图 唐建安 云天工珐琅彩银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