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云南之旅,那个让姐姐们两度落泪的地方竟如此美丽……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张雨 文)“最想的就是你再来,要多快乐有多快乐;最怕的就是要分开,要多难过有多难过……”近日,《姐姐的爱乐之程》(以下简称“爱乐之程”)结束了在云南普洱路演,当老达保村民唱起这首拉祜族歌曲《实在舍不得》送别时,姐姐们又流下了不舍的眼泪……



在最新一期的《爱乐之程》中,“拉祜族百灵鸟”李娜倮写给爱人并挽回真爱的一首《真心爱你》让姐姐们集体落泪,歌声里唱出的真情,创作背后的真挚情感,让姐姐们感动不已。据悉,湖南卫视芒果TV《爱乐之程》10月28日至11月2日在澜沧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村民小组拍摄。今天,我们就带大家走进这个让姐姐们两度落泪的地方,寻找那些真情和感动。



澜沧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村民小组位于县城东南部澜沧至西双版纳国道214线旁,距澜沧县城42公里,全组有119户482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牡帕密帕》的保护传承基地之一,是《快乐拉祜》唱响的地方。

拉祜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擅长吉他弹唱,寨子里80%的村民都会弹奏吉他,年纪大的有七旬老人,最小还有求学幼子。现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人。目前,老达保寨有4家民宿客栈,10余家农家乐,游客在欣赏完拉祜族歌舞后,还能品尝拉祜烤肉、拉祜包烧鱼,感受传统的干栏式建筑民宿,体验原汁原味的拉祜族文化生活。

现在的老达保,几乎是人人当演员,个个有创收。而在以前,老达保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有人将当时的状况调侃为“交通基本靠走、照明基本靠油、喝水基本靠背、通讯基本靠吼。”


为改变当时贫穷落后的面貌,老达保寨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立足实际,按照民族特色村寨的有关要求,以特色民居保护和改造为重点,以特色产业培育为龙头,以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为主线,探索出了一条以文化旅游促发展、以文化旅游促脱贫的新路子。


2002年,老达保寨成立了老达保拉祜雅厄艺术团,全村102户村民加入。此后还成立了民族民间原生态组合“达保五兄弟”、民族民间原生态组合达保姐妹,并在2013年成立了普洱市第一家由农民自发、自创的演艺公司—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几乎全村村民参与。


老达保村民们穿上演出服时是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而脱下演出服便是地道的农民。他们以自创歌曲的演唱方式,向游客介绍展示古村落的发展新貌,一曲曲歌唱共产党、歌颂美好新生活的民族歌曲从大山唱向远方,更唱响了拉祜山寨文化旅游脱贫攻坚曲。


由于他们能歌善舞,常年开展拉祜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演出活动,整合了拉祜族特色文化鲜明的芦笙舞、摆舞以及《快乐拉祜》《婚誓》《实在舍不得》等经典歌曲,创作芦笙歌舞系列83套、摆舞系列99套、民间歌曲100余首,使老达保成为普洱“绿三角”原生态旅游区的精品旅游目的地。


随着老达保被作为普洱市主推的“绿三角”旅游线路重要组成部分后,民间艺术团的商演效益也渐渐突显。据澜沧县文化和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自2013年至今,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完成就地演出730余场次,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受邀外出演出200余场次,实现演出总收入407余万元,群众分红325万元。同时,老达保还被列为普洱市规划建设打造的哈列贾(HALEJA)乡村音乐小镇的核心区,发展前景喜人。



酒井老达保乡村音乐小镇的建设,将有利于发挥澜沧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丰富旅游产品,增强旅游吸引力,形成旅游新亮点,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形成澜沧县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在,老达保每条路边、篱笆边、房前屋后每到春天鲜花盛开,秋天更是果实累累,走出了一条环境优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澜沧县文化和旅游局 谭春 石兆生 胡里城 董琳 魏宇亮 张华 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