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实习记者 张海情 文)12月11日下午,“回眸‘十三五’ 奋进彩云南”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现代产业发展专题发布会召开。发布会邀请了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以来,云南省推动现代化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立足云南实际 推动现代化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会上,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梁旭东对云南省推动产业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了总体介绍。“十三五”时期,云南省委、省政府结合云南实际提出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不断推动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信息等八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部署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全力建设“数字云南”,依托绿色能源优势推动绿色制造强省建设,走出了一条符合云南实际、时代特征,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绿色安全、动态迭代的现代产业发展之路,为云南省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品牌旅游目的地建设增量突出 旅游项目建设进程加快
对于云南实施旅游革命以来取得的成效,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炯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十三五”以来,云南省通过推进“旅游革命”,全省初步形成“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你追我赶、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旅游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并取得明显成效。
孙炯介绍,2019年,全省新增全域旅游示范区23家,其中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家;新增旅游度假区18家,其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新增4A级旅游景区31家;新增特色旅游城市15家、旅游强县20家、旅游名镇66家、旅游名村133家。截至目前,全省有5项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17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1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708个中国传统村落、10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个5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文化品牌,全省旅游目的地知名度和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2019年,全省完成旅游投资1201.9亿元。昆明融创文旅城、普洱倚象山营地等项目相继建成运营,丽江地中海度假区、玉溪寒武纪乐园等项目加快建设,户外旅游、研学旅游、康养度假旅游等新产品培育加快。大项目带动产业发展、新业态推动产业转型成效初步显现。2020年,按照符合“四化”要求、投资规模10亿元以上、3年内能够建成营运的标准,全省优选出27个省级重大文旅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96.29亿元;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后的旅游需求特点,优选出51个新业态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5.86亿元。
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2019年,全省新增5星级旅游饭店2家、精品旅游饭店58家、高星级旅游民宿274家,其中,5星级旅游民宿170家,全省旅游住宿业逐步向品质化和多样化发展;全省涉旅企业诚信评价全覆盖县市区49个。截至2020年10月,全省全域旅游投诉24小时办结率为99.9%,平均办结时间为3小时25分,是全国旅游投诉处置最快的平台,游客满意度99%。全省文旅诚信体系建设基础进一步夯实。
2019年,全省新增旅游厕所1408座;新增徒步旅游道路78条,共计3803.9公里;新建游客休息站98个、观景平台160个、应急救援站点87个。全省自驾游、徒步游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
文化和旅游紧密融合 促进旅游文化业发展新格局
2019年,全省新增文化和旅游品牌78个,其中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品牌57个;组织举办国际性文旅活动46项、全国性文旅活动71项,打造精品旅游演艺节目41台。截至目前,全省已推出80条精品非遗体验线路和10条乡村精品旅游路线;建成省级文创园区37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8个,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成为全国首批1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之一。全省文旅融合不断走向深入。
孙炯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按照守护好云南旅游这块“金字招牌”的总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国际化、高端化、智慧化、特色化”为方向,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为抓手,以半山酒店发展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旅游+”“+旅游”为助推,顺应市场需求,发挥云南优势,加快传统业态质量提升,积极培育新业态增长,带动云南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旅游文化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通讯员 赵嘉 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