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湖相交,鱼不往来”,细数江川界鱼石的动人传说

界鱼石公园也叫海门公园,位于玉溪市江川区江城镇海门村,公园以引人注目的"两湖相交,鱼不往来"的界鱼石奇观闻名遐迩,因星云湖的大头鱼和抚仙湖的抗浪鱼以此石为界,抵石而返,不相往来而传为佳话。

关于界鱼石有着这样的传说:从前,星云湖龙王的小公主与抚仙湖龙王的小公子,在风景秀丽的界鱼石相识并深深地相爱。两湖龙王,虽是近邻,但不和睦,双方父王极力反对这门姻缘。婚姻不成,导致两湖水族间的关系更加恶化,于是双方虾兵蟹将在隔河摆开战场,大动干戈,最后双方都以隔河中段的这块嶙峋怪异的磐石为水族间的国界碑,派兵把守,严禁往来。从此以后,两湖鱼虾虽成群遨游隔河,但都抵石而归,不敢越雷池一步。难怪一些上了年岁的当地人常说,以前人们在界鱼石垂钓,左边钓起来的是星云湖的鱼,而右边钓起来的则是抚仙湖里的鱼。垂钓者时不时听到的巨石两旁有鱼跃出水面揽起的水花声,原来是两湖鱼虾在边界打架不准过界入境揽起的水花声。

根据这一民间说法,明代云南巡抚姜思睿游览界鱼石这一胜景时,看到这一景观,感慨地题诗于此:星云日向抚仙流,独禁鱼虾不共游。岂是长江限天暂,居然尺水割鸿沟。

在民间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很久以前,星云湖里并没有大头鱼,抚仙湖里也没有抗浪鱼。界鱼石旁生长着一片茂盛的果树林,其中桃花树居多,就在这片果林中居住着八九户人家,以猎狩、捕鱼为生。由于人烟稀少,交通闭塞,很少和外界来往,故称世外桃园。

小村中有一兄妹俩,父母早亡,从小失散在外,后误结为夫妻,婚后寻祖来到家乡桃园。此时的桃园村历经战火、土匪的侵袭抢劫,处处断墙残壁,一片荒凉,早无人烟。夫妻俩十分伤心,就坐在现在的界鱼石这块大石头上互相盘起各自的家史来,这一盘方知他们俩竟然是兄妹,又悲又喜,相互抱头痛哭,无奈他们已成夫妻,深感对不住父辈祖先,有失做人伦理,已无颜再活在世上,于是万念俱灰,一起纵身从这块巨石上跳了下去。

兄妹俩跳河死后,哥哥变成大头鱼游向星云湖,妹妹化作抗浪鱼顺水流向抚仙湖。因他们是亲兄妹,变成鱼后仍无颜相见,就以他们跳下去的这块巨石为界,永不相见。

根据这一传说,清康熙年间,江川县令铁岭祝光鹏揽奇这一胜景时在界鱼石傍题书“鱼各有性”。

有关界鱼石的传说,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故事:一日,八仙云游至此,众仙一看此处山青水秀,古柏参天,花草奇异,林静鸟鸣,环境十分幽雅。于是他们就在这块巨石上面下棋聊天。这期间众仙时常听到巨石两旁有鱼跃的水花声,影响了众仙的兴致。铁拐李为了大家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不扫众仙雅兴,就用他的铁拐杖敲击这块大石头,想借此把鱼吓跑。然而,越敲击鱼儿跃得越欢,直到把这块原本光滑平整的大石头敲击成凹不平,洞穴遍布、千姿百态,活像一头龇牙咧嘴咆哮怒吼的怪猫巨头,倾卧在河边,也没把鱼儿吓跑,巨石两旁鱼跃起的水花声反而更大了。

这时正在下棋的吕洞宾、荷仙姑等感奇怪,一同倚石朝河里细看,清澈的河水里,一群群鱼儿排着队大的在前头,小的在后面。从星云湖和抚仙湖游来,在他们还没有接近这块大石头进速度都很快,一旦靠近这块怪石时速度都明显地慢了下来,此时,游在前头的大鱼情显行惶惶不安,瞻前顾后,不时回头看看后边的鱼群,就像进出一个十分危险的水域。

当鱼群离怪石只有三五公尺时,游在前头的大鱼尾巴用力一摆,立即折头箭一般地逃走了,后边的鱼群队列顿时大乱,跟着急忙回头而返,速度之快,令人眼花,以至有的鱼儿唯恐落后,迫不急待地跃出了水面,揽起了水花声。后面游来的鱼群同样动作,难怪巨石两旁时常有鱼儿跃出水面时常有水花声。看着这一情形,众仙一致认为此处真是人间一大奇观。吕洞宾一时兴起,用手一扶巨石,随手在这块怪石正面写下“界鱼石”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鱼界石因此而得名,也因此而名声远播。清康熙年间,江川县令李密游览这一奇景时,根据这一传说,又在界鱼石傍题书“石怪鳞惊”。

千百年来,到底是两湖龙王不和以石为界或是鱼各有性互相不来往,还是石怪鳞惊真的吓退游鱼?众说不一,这些说法虽都从不同的意义上解释了鱼不往来的奥秘,但都无科学依据,不能使人信服,只增加其神秘色彩。

也有人认为,两湖水温、水质不同而鱼不往来。星云日向抚仙流,整条河道流淌的水都是星云湖的,其水温、水质一样。试想,如真的因水温、水质不同,那么鱼儿则应该在隔河入抚仙湖河口处折头返回,为什么偏要游至隔河中段的界鱼石方抵石而返呢?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成为了社会及人们的头等大事,而茶余饭后,人们聚拢村头巷尾,晚间串门子,坐拢堂屋中间,讲故事听故事的最基本的娱乐、消遣方式也一去不返,致使传说故事失去了得以流传和丰富的沃土。如今,能完整讲述的年轻人已非常少见,就连老人中能讲的也不多。本地大多数人知道界鱼石能界鱼,但能讲述这些传说的已为数不多。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王艳华  整理

江川区文化和旅游局 图

责编 陶优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