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如墨,声如钟
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
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的黑古陶,它被美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是继仰韶彩陶文化后陶类的经典。而在普洱镇沅,这项古老的文明也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普洱是茶源之始,承载着茶文化关于时间的记忆。镇沅黑陶出产于这个积淀着深厚普洱茶文化的地方,云陶和云茶的结合必是一种品质、品位的演绎。
南丘黑陶源于镇沅县老县城按板井,据传,原无人户山脚绿荫塘多,牛常去吃水,牧牛人用手蘸尝后发现是盐水,附近村民逐渐到此熬盐定居。当时附近傣族多,傣语名“南丘”,“南”为水,“丘”为绿,南丘意为绿色的水,而名“南丘”。
南丘井陶土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适合生产黑古陶,因此当时便建了黑陶生产作坊。1998年老县城搬迁,南丘黑陶也随之搬迁至恩乐,至今已有近30年。今以“南丘”作为商标,除了古老传说的神秘色彩外,也是南丘黑陶一脉相承的技艺符号与文化标识。
南丘黑陶厂主要产品有各式花瓶、器皿、食物容器、茶叶烟灰缸、樽、盂等古陶工艺品。沿着普洱茶文化的轨迹,黑陶渐渐融入了普洱茶包装,与新华国茶、澜沧古茶等普洱茶龙头企业的合作,让云陶与云茶的组合俨然变成一种高级的配制,走出了深山,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南丘黑陶。
经技艺传承人的继承和发扬,他们将实践经验深度融入艺术的巧思与审美,采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蚂蚁巢土为主要原料,以独特的雕、堆、刻、刮、画、镂等技法,吸收了当地彝族、哈尼族、拉祜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符号。黑陶从实用的领域跨入到艺术审美的境界,造型独特,古朴俊逸,弥漫着鲜明的地方特色,散发着东方美学——侘寂之美的艺术气息。
黑陶传承人
徐世菊,至今从事黑陶制作近三十年,在制作过程中不断探索学习和努力,在制作工艺上精益求精,2014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徐世菊制作的“黑陶开光荷花纹盖罐”等九件作品被云南省博物馆列为永久收藏品。2016年,南丘牌商标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
南丘黑陶体验馆
玩泥是孩子的天性,通过黑陶工艺的简化,让黑陶的爱好者通过手、眼、脑协调互动,更直接、简单的体验和了解黑陶制作,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从中受益,同时也能实现黑陶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带动更多的人爱上黑陶。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张雨 整理
普洱市文化馆 供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