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临铁路预计将于2020年12月30日通车,从此以后,被路程遥远“封印”的神奇临沧以250千米/小时的时速展现在众人面前,云南西南边陲的“世界佤乡”将更快与你相遇。
作家于坚所言“众河之神”的澜沧江蜿蜒流过,临沧乖觉的躺在它的怀里受哺;古老的沧源崖画、浓墨重彩的千米国画长廊、原始浪漫的翁丁村、阡陌交通的葫芦小镇、被靓丽的孔雀蓝藏匿的那京村……把临沧的历史拉长。
睡在永和口岸边佤山喷薄的云海;遇见更好古茶的云顶筑巢茶庄古茶……把临沧的宽度拉宽。
访画
巍峨山石绘古老生活
坚硬壁崖画千米风光
沧源崖画
距今约3000年的沧源崖画挂在临沧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勐省、曼帕、丁来、吴良等10处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崖上,它们挨挨挤挤看似毫无章法的一面排开,观者目眦欲裂。
生产活动及娱神等宗教活动的场面、干栏式房屋建筑及手持兵器、驱赶猪羊胜利而归的人们……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狩猎、采集等生产生活被简单的笔画用手指、羽毛用动物血调和赤铁矿粉制作赧红色颜料画在崖岸上。所画粗犷古朴,是研究南方古代民族历史的重要资料。
千米国画长廊
千米国画长廊位于沧源崖画谷风景旅游区中段,壁画约长3公里,峭壁高80—180米,最高达280米,壁画陡立成崖,崖面有的形成崖厦,有的参差不齐,蜂窝状溶孔密布,有的如刀削斧劈平整光滑,有的像一台台的梯田,这些鬼斧神工的削刻使我的脚步踉跄,沉迷于崖面因杂质浸染及附生攀援植物的点缀而成的斑斓色彩,古老大地的苍茫越来越鲜活。
赏景
苍茫的云海
繁荣的口岸
神奇的村落
入目皆是风景
矗立在永和口岸的民风
关于人烟的传说很多,天神指引英雄用不同的方式带来人种,悠远、神秘的“司岗里”传说,是佤族的创世诗史,含义为葫芦、山洞或孕育器的意思,沧源古时又称为“葫芦王地”。每年5月份,云南临沧市沧源县都举办“沧源佤族司岗里狂欢节 ”场面热闹,有佤乡特色小吃和斗牛比赛。佤族人民经常会过境到司岗里朝拜,并且每年都要到巴格岱“司岗里”处剽牛祭祀纪念“司岗里”。
沉迷在佤山的云海
清晨,佤山山林一片接一片,白云一堆接一堆,黏稠的乳白堆到脚面再四散开去。房屋田地被白云遮蔽,鸡犬搅动静止的白云,鸡鸣犬吠不时在寂静的白云间穿梭。 待云开雾散之后,佤山发蓬的龙竹、交错的梯田、古老的青松、肥大的芭蕉和密密麻麻的竹楼村寨耸立于巍峨的群山之中,一幅清新秀丽的水墨画映入眼帘。这个时候登上下班坝玻璃栈道观象景台,佤山用一根木柴、一棵绿草、一片砖瓦贯入你的身体。
流连别样临沧村落——翁丁村、葫芦小镇、那京村
对房屋建筑有情结。所以一到临沧探秘第一原始村落、流连红白相间的艺术小镇、穿梭孔雀蓝的那京村刻不容缓。
你要是打开百度词条,关于翁丁村、葫芦小镇、那京村的名词性解释就准确明白。而只有真正到了这里,这些地域名词才鲜活起来。三个村落完全不同的地域风格让我真正感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翁丁村
翁丁村作为佤族传统历史文化的活态博物馆,完全保留了佤族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建筑。翁丁村永不熄灭的火种,象征财富的牛头桩,需要“砍人头祭旱谷”的人头桩,可以进行信号联络有“一寨之母”“生命之源”美誉的拉木鼓……那些古老的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动会让你对生命有更多敬畏之感。
葫芦小镇
葫芦小镇用红白相间的弧形建筑把我的脚黏在这里——琳琅满目的货物,干净整洁的街景。小镇内的12根充满佤文化元素的青石浮雕文化柱、10块佤族神话故事《司岗里传说》和《佤族拉木鼓》活动镂空浮雕文化墙、喷水葫芦、打歌广场、寨心砖、葫芦塔、佤王府餐厅等佤族特色建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全方位地展示了佤族风情习俗。
那京村
那京村的名字念起来拗口,我常会和鲸鱼相联系。其实它跟鲸鱼倒也没有什么大关联,那京自然村是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沙河乡允俸村的一个傣族村寨,它掩映在群山起伏的绿色屏障之中,有农户37户175人,在这里你可以尽情体验傣族文化和傣族美食。
牛油果、红柚、砂仁、金链子花、蝴蝶兰等种植基地,创意农场、农家客栈、特色农家乐、游客服务中心、傣族特色文化广场、傣文化舞台、傣文化传习馆等现代旅游设施建设带来的良好旅游体验。
寻茶
以敬畏之心试茶
以欢喜之心饮茶
荣康达云顶筑巢茶庄
茶是雅事。云顶筑巢茶庄园集茶种植、生产、营销、文化、旅游、科研为一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有机乌龙茶庄园。走进园区,1.9公里长的茶园栈道环茶山而建,沿栈道步行,人在画中,移步换景,日出日落尽收眼底。
我顺着长满茅草的泥巴小路走,小路两侧入目皆是茶山,三千亩,一眼看不到头。 茶是不低头的,是平等的。茶庄从房屋选址到布局,从器具选择到摆放,从茶人挑选到表达都在匠心独运的配合茶性以发挥茶更好的一面,这种敬畏之心是我们碌碌尘世应该寻此一碗的镇静剂。
文旅头条实习记者 普忠玲 文
杨雷 图
编辑 沈艺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