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19日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2017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建水陶作为云南旅游的一张名片坐镇一方。从四大名陶的熠熠生辉,到“培养正气”的温润汽锅,这一方陶泥无论在艺术殿堂还是平凡生活中,都在讲述着最地道的云南故事。
把创新的建水陶带到展会
潘娟,2015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MFA艺术硕士现代陶瓷艺术造型研究专业,无论身在云南还是湖北,潘娟一直都致力于陶瓷研究,7年的学习生涯里,没有一天离开过陶土。此次旅交会上,她更代表着建水陶的传承与创新以手作开启建水陶的新篇章。
“生活才是建水的艺术”。紫陶泥旅游创意作品是潘娟这次旅交会上的得意之作,“茶器、花器、装饰艺术品都是云南故事”。潘娟说:“这次参展的作品,是通过当地元素结合一些新的技法来呈现的,对传统建水陶做了创新,很有特点。”她表示,希望在这样一个国际性的展会上能学习到一些知识和经验,为建水陶的发展谋得一条好的出路。2017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潘娟将会带着她的作品现身会展。
让建水陶回归生活
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陶以其独特的泥料、纯手工制作、名家书画装饰、阴刻阳填、窑变烧制、无釉磨光等特点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界独树一帜。
在建水,家家户户都有建水陶。儿时的潘娟对建水紫陶情有独钟,从小吃饭、喝水、熏香,无不伴随有紫陶的影子。把紫陶拿在手里把玩,看其纹路,是潘娟儿时的乐趣之一。在她看来,紫陶对于建水人而言,就像蒙古人离不开马,四川人离不开辣。离开家乡的时间里,潘娟也从未停止过对紫陶的学习。
潘娟的“磐松手作”,取如磐石般坚硬,如松树般青翠之意,着实为建水陶带来着不一样的色调。建水陶由粗到精的品相变化,都绕不开地方性的实用生活陶,“汽锅,是最能代表建水生活陶的作品”。建水陶艺人奇思妙手,将古老的陶技、传统的陶炊锅器型制与饮器的原理融为一体,烧制了形制古典大气的“汽锅”,形似尊非尊,似缶非缶,更加人性及符合生活的设计,是在传统上的创新。潘娟谈到汽锅时特别提到:“它无疑是建水的陶工巧匠为饮食陶具而创出的一款新器皿。”
“创新源自生活,我们要做的更是回归生活。”这是潘娟对于陶工艺的感悟。2016年第二届当代陶瓷艺术大展,潘娟的作品《寻找》入选参展。《寻找》是一个四方的陶艺装饰,带着斑驳又不失韵律的外表,陶土交叠。她说,生活是一个不断寻找的过程,每寻找到一个阶段之后,都会自然而然地萌生新的目标,虽然这个寻找的过程充满荊棘、坎坷,但这种经历是幸福、也是成长。个人在寻找,国家、社会也在寻找,找寻平衡,得到和谐,这就是《寻找》灵感来源。
潘娟在对陶艺的刻画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她的作品来自生活,不局限于传统建水紫陶,而是融入了更多思辨。“我们的作品同样是产品,融入生活的同时,更带来美感。目前,我们正在研究云南民风民俗方面的元素,取云南建水红、黄、青、紫、白五种颜色陶土,以期在泥土成型、烧制等方面能有所创新。”在潘娟的理解中,相区别于较恒定的其他中国陶工艺装饰技法,建水紫陶自我原创性突破一直是其精髓所在。
就爱去文旅全媒体 李晓艳 赵家琦 文
责编 刘赛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