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红河文旅成绩单出炉,游客接待量恢复到去年同期62.65%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孙思漫 文)2020年,红河文旅抢抓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机遇,全面深入挖掘文化优势资源,以文化为载体培育特色文旅项目和产品,加快提升旅游发展品质,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全州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大力培育,全力打造云南旅游新方向。

(双龙桥 刘晖/摄)

受疫情影响,2020年1-11月,红河州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001万人次,恢复到去年同期的62.65%;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85.17亿元,恢复到去年同期的55.13%。预计全年全州实现旅游收入520亿元。

加强品牌塑造 全域旅游建设成效显著

2020年,红河文旅积极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建水成功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弥勒市成功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水古城、弥勒湖泉•水乡创成旅游度假区。建水古城、元阳哈尼梯田列入省级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预备名单。

泸西、元阳、屏边、红河4县创建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县,石屏龙朋镇、金平马鞍底乡等7个乡镇创建为旅游扶贫示范乡镇,个旧蔓耗镇黄草坝村等13个村寨创建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

哈尼梯田遗产保护与旅游减贫融合发展项目入选世界旅游联盟(WTA)《2019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阿者科计划”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建水团山古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加强项目引领 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

2020年,红河州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抢占发展先机。共推进7条精品自驾游沿线项目建设,建成红河凹腰山等8个游客服务中心,蒙自狼莽山等9个观景平台,建成弥勒太平湖汽车营地,加快推进红河州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实施了泸西吾者温泉、石屏异龙湖徒步栈道等项目。

弥勒喜乐院、建水蚁工坊等16家精品酒店、21家民宿通过省级评定。新建A级旅游厕所179座。元阳县新街镇爱春村委会阿者科村、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委会可邑村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泸西县永宁乡城子村入选农业农村部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公示名单。

积极推进半山酒店建设。梳理半山酒店项目61个,预计总投资80.01亿元,重点推进元阳虹夕诺雅酒店、建水蚁工坊等35个重点项目,其中全州13个在建的半山酒店项目总投资20.93亿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4.52亿元。

同时,红河州不断完善“一部手机游云南”线上工程,推动智慧景区智慧厕所、智慧停车场等建设,智慧型景区建设迈出新步伐。

加强遗产保护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020年,红河州新增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水、石屏“拯救老屋行动”项目进展顺利。元阳县哈尼历史文化博物馆建成开馆。《都玛简收》《矻扎扎节》进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申报公示名单。全州33人被列为云南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红河州全州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99.1%。实施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河口县“国门文化形象工程”建设。启动实施了红河州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积极开展建国70周年群众文化活动,全年共举办1000余场文化惠民演出。

深化交流合作 推进文化艺术繁荣发展

2020年,红河州全州共创作文艺作品60余个,《哈尼古歌》获第十五届云南省新剧目展演导演(编导)奖、剧作(撰稿)奖、舞台美术(服装)设计奖,并到中共中央党校和中央民族大学成功展演;《我们脱贫了》等脱贫攻坚题材节目搬上舞台,《今天日子好》参加了云南省春节联欢晚会。

《诺玛阿美》到浙江、广东等4个省份8个城市巡演。讴歌新时代少数民族脱贫攻坚创作题材舞剧《流芳》被列为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计划剧目和云南省2020年精品创作重点扶持项目,在昆明、上海公演,获得超过70家主流媒体公开报道。

2020年,红河州还与越南老街市共同举办了第三届中越“跨国春节”联欢晚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并启动中越“两国六目的地”旅游黄金线路开通首发仪式。

2020年,受疫情影响,旅游行业受到严重冲击,下一步,红河文旅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旅游革命”各项部署,抓实旅游革命“九大工程”,推动文化和旅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