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实习记者 普忠玲 文)热情的敬酒歌把2021年的太阳唱出来了,德高望重的“魔巴”(祭师)带领佤族男女接回神圣的木鼓,神秘的木鼓祭祀、热烈的木鼓狂欢、 庄重神圣的木鼓拴线……1月1日上午,以“木鼓迎新年·欢乐民族村”为主题的“佤族木鼓节”系列活动在昆明举行。木鼓节活动将持续到1月3日,活动期间邀请市民及游客共享民族文化,共度新年佳节。
记者了解到,“木鼓迎新年·欢乐民族村”为主题的“佤族木鼓节”系列活动以大型表演展现佤族神秘的木鼓图腾崇拜。本次活动主要从东门入口的拦门敬酒,阿昌门口至佤族村寨的木鼓巡游,佤寨广场的祭鼓舞、木鼓欢歌,佤寨广场周围得非遗木鼓、梳头情,木鼓房的木鼓拴线、佤寨广场的摸大牛头,傈僳族村主游路的佤族美食几个方面为大家传递新年祝福。
一进民族村,佤族热情的年轻男女早已经拿着香甜的美酒,跳着热烈的舞蹈,唱着好听的敬酒歌在门口迎接前来云南民族村游玩的客人。今天的游客来自全国各地,大家都被他们的舞蹈和歌声打动,不少游客情不自禁融入“拦门酒”的队伍中来,跟着一起跳起了舞蹈喜迎新年。
“我是第一次来云南,选择来云南民族村过新年也是因为喜欢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今天到这里体验到佤族人民的热情,非常开心,相信接下来的活动更精彩。”来自外地的游客说道。
一个小时后,佤族男女在“魔巴”的带领下,穿上最隆重的服饰,拿出所有祭祀需要的器具,非常庄严郑重的拉出神圣的木鼓,唱“拉木鼓”曲调,手持树枝、怀抱公鸡,从民族村东门出发,沿途经过藏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独龙族、苗族几个村寨,最后回到佤族寨子,沿路邀请游客一起参与拉木鼓活动,感受拉木鼓的神圣仪式。
佤族寨子门口挂满了拴着红花的牛头,地上洒满了驱邪祈福的青松毛,进门的五个木鼓为游客清晰讲解了木鼓的制作方式,佤族美食香味四溢,节日气氛非常浓厚。
接着,一场别开生面的木鼓狂欢开始了。在“魔巴”的带领下,木鼓祭祀开始了,献祭、驱鬼、念咒祈祷后,佤族男女围着木鼓开始跳起激情四射的标枪舞、甩头舞,刚健有力的动作、灵动飘逸的秀发,酣畅流利的表达着人们节日的狂欢和内心的喜悦,把节日氛围推向高潮。
佤族一直把牛头视为财富的象征,谁家牛头挂得多,谁家就最富有。在“魔巴”的邀请下,游客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红线给佤族村寨的牛头拴上红线、摸牛头祈求财源滚滚、平安顺遂。
寨子里的一家三口还为游客讲述了梳头情的来源,并亲自给大家表演梳头,甜蜜温馨的场面让人动容。
期间,“魔巴”还邀请了来自安徽和湖北的朋友体验敲木鼓,共享节日的快乐,还请两人品尝了佤族特质的米酒。之后,又有佤族小伙带领几个壮汉学习了佤族粗犷狂野的舞蹈,游客体验到了独特的木鼓文化,纷纷表示这个新年很特别。
表演结束后,游客在佤族同胞的带领下,品尝到鸡肉烂饭、新鲜甘蔗汁、竹筒饭、烤鸡翅、牛肉串、自烤米酒、糍粑等独特的佤族美食。
除此之外,每天14:40可到滇池大舞台欣赏囊括云南15个特有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和歌舞基因的舞台艺术精品——民族·音舞诗画《高原的呼唤》、“吉象表演、《七彩云霞》村寨”系列演出也将准时上演。
通讯员 何涛、张烜 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