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冲村彝族鼓舞 传承300多年的民间艺术

文旅头条讯(通讯员 黄忠贵 文)建水县利民乡核桃冲村彝族鼓舞是当地世代传承的一种民族民间舞蹈,其道具响器为皮鼓和小铜铓,故称“彝族鼓舞”。它是由明末崇祯年间(1628——1644)核桃冲村普姓始祖普和传承下来的,至今已有370多年的历史。2018年5月被红河州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核桃冲村彝族鼓舞具有浓郁的区域色彩,伴奏响器为皮鼓和小铜铓。皮鼓是选用上好的红椿木板,按规格尺寸做成圆柱体,两头蒙上牛皮。表演时一人敲铓,众人击鼓(人数不限)。舞蹈动作复杂、粗犷、豪放。主要步伐有走步、跳步、弓箭步、戽水步、跳跨步、左右跪步等。主要队形有横排、直排、八字形、圆形等。舞蹈动作幅度大,空中跳跃多,技巧难度高。在节日活动中,还配以狮子舞、刀叉棍棒舞,雄伟壮观,气氛异常激烈,恍若撕打搏击的战争场面,更具观赏性。


经过300多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彝族舞蹈中别具一格的艺术种类。数百年来,建水彝族鼓舞以其欢快的节奏,刚健的舞姿,鲜明的艺术特色,在节日庆典,朝山庙会,婚嫁祝寿等民间吉庆活动中发挥着增添热闹气氛的功能,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并多次在参加乡、县、州组织的文艺表演活动中获奖。


建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图片/视频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