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旅游集团聘请6名文化顾问助力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2021年1月8日,大理旅游集团召开“魅力大理文旅融合知名作家座谈会”,聘请知名白族历史文化学者、大理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张锡禄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大理州文联秘书长李智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知名散文作家左中美,白州文化名家、大理日报社主任编辑王晓云,大理读吧创始人、白族作家周学凤,《春城晚报》首席记者秦蒙琳为大理旅游集团旅游文化顾问,并就如何推动大理文旅融合发展向他们征求意见。

座谈会由大理旅游集团副总经理字旭东主持,集团副董事长罗群辉为6位专家学者颁发“大理旅游集团旅游文化顾问”聘书,集团副总经理谢正松代表《人民文学》大理创作培训基地为他们颁发特约作家聘书。5位专家学者(秦蒙琳因有事没有出席)各自发表了15分钟左右关于文旅融合的讲演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金钟做总结讲话。参加座谈会的还有集团纪委书记杨文炜、副总经理段劲椿、总经理助理李锡华,各中心总监及相关部门、风花雪月公司负责人。



回到起点,大理人用内在节奏重构大理旅游文化。

在“万里路”已不再需要靠自己的双脚去丈量,“天地大美”也能轻易装进几帧高清照片的今天,当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大理旅游集团回到旅游的起点,再一次认真审视大理绚丽多彩、积淀厚重的历史文化赋予大理旅游的独特魅力和蓬勃的生命力。

大理人喜欢在泉潭古树边相会,取纯净美好、生生不息之意。

同样,大理旅游集团站在文旅融合的路口,摒弃外在包装,用大理文化内在的节奏,与几位本土的文化顾问共商大理文化旅游发展大计,探寻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路径。要与他们一起书写一封关于大理文化的信,送给广大游人。其中,大理旅游集团既是写信人,还是送信人。

座谈会上,受邀专家对大理旅游集团高度重视文旅融合、以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姿态聘请文化顾问的做法表示肯定,并分别结合大理旅游的实际,围绕如何挖掘、培育、弘扬大理的历史文化,打造现代文化旅游产业等发表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大理旅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金钟在总结致辞时表示:感谢几位文化专家多年来对大理文化、旅游发展做出的贡献以及今天提出的意见建议。大理旅游集团时刻不忘国有旅游企业的文化责任,矢志不渝走文化自信的旅游发展道路。此次座谈会的召开,标志着大理文旅融合翻开了新的一页,大旅游集团愿与在座的专家、学者们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通过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更高品质的旅游业态和产品。

投君以木李,还之以琼玖。

人文一旦嵌入,自然美就变得灵动起来。由于大生态环境决定下的文化差异,旅游的价值也随之变得独一无二。

包括大理的核心旅游吸引物苍山洱海,之所以能在现代文明中闪耀其生态本真之美,很大程度源于大理地区古来有相信世间万物,如石头、森林、泉眼等都是有灵性的“万物有灵信仰”,大理旅游集团正是传承了其中“敬畏自然、行有所止”的生态文明信息,走生态和谐的发展道路。左中美女士的很多作品中也都包含着这种少数民族敬畏天地自然的精神价值。

(白族金花给蔚蓝的洱海增添了灵动色彩)

接下来,这几位文化顾问将与大理旅游集团一起,重新编撰“新编大理旅游导游词”,在大理旅游集团举办文化讲座等,用他们的慧心、慧眼和对家乡浓浓的情意,助力大理旅游集团文化建设,为大理文旅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6位受聘专家的代表作集中呈现了大理人文之美

情、景协作,在百二山河托起心灵的故乡大理旅游集团将与这些专家学者们一起,一边收集、一边探索,一边仰望、一边创造,通过发掘、表达大理优秀文化,传递大理自然美、人文美的信息,进而在百二山河托起让游人心灵回归的“故乡”。

把崇圣寺三塔的古韵、天龙八部的侠情、鸡足灵山的禅意、蝴蝶泉的风情…以及散落在苍洱大地上的文化记号汇聚成一条宽阔的河流,再依托集团旗下丰富的旅游资源,架起一座座让游人与自然山水亲近、与古今大理交流、与“远方的自己”对话的桥梁。让“乐土以居,佳山川以游,二者尝不能兼,唯大理得之。”的美好永驻大理。

来源 大理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