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与翠湖宾馆之“缘”

被称为“文化缝隙中优雅摆渡者”的贝聿铭先生,与春城昆明曾经有过一段“缘分”。这段缘,让春城昆明的地标性建筑——翠湖宾馆,成为了几代“翠宾人”的情怀,多少“翠宾客”的记忆!

昨日,一场名为“追忆贝聿铭先生与昆明翠湖宾馆渊缘”的文化沙龙,在中维翠湖宾馆刮起了“贝聿铭旋风”。活动邀请了时任云南省设计院院长刘家骏先生、时任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行长李永秾先生、时任翠湖宾馆董事长兼总经理高世忠先生、时任昆明翠湖宾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代宏熙先生、现任昆明中维翠湖宾馆董事总经理吴澎先生等五位经历翠湖宾馆 1989B 座新建的设计方代表及酒店历任总经理作为主讲嘉宾,与酒店业内人士及各界媒体共聚昆明中维翠湖宾馆维邸行政会所当年 B 座新建后酒店大堂原址,追忆和讲述贝聿铭大师与翠湖宾馆的渊缘,共同探讨翠湖宾馆的过去与未来。


中维翠湖宾馆


贝聿铭大师与翠湖宾馆结缘于 19895 月,当时,刘家骏先生任云南省设计院院长, 陪同贝聿铭先生在云南石林挑选石材,并下榻正在筹备升级的翠湖宾馆。刘家骏与时任云南省设计院的总建筑师饶维纯、总工程师和相关设计人员,会同高世忠总经理及工程人员一起就翠湖宾馆改扩规划“问道”于贝聿铭。在刘家骏看来,翠湖宾馆之所以能成为后来昆明的标志性建筑和人文地标,与贝聿铭当年的指点是分不开的:“大师花时间阅读了我们的施工图,所提的意见和建议都非常具体而又实在。大师在在用房的具体布置和装修,某些客房壁柜的尺寸、卫生间的大小、套房的安排、中式花窗的使用等各方面和每个细节,都提出了详尽而又缜密的调整建议;还有新建主楼外墙取消干挂花岗岩,而用体现我们云南工匠技术的洗石子饰面的朴素外覌,但内部重点有华丽的平台和精致的楼梯,这在别的宾馆几乎没有, 这些方面,我们都取得了共识。”

1989年贝聿铭指点翠湖宾馆改造升级图纸现场


从高世忠、李永秾、刘家骏和代宏熙等当年经历酒店 B 座新建和A 座主楼重建的主讲嘉宾的讲话中不难看出,经过贝聿铭先生的指点、省设计院建筑师们的设计,加之后期融汇 HBA、贝尔.高林等众多国际专业设计机构的智慧与灵感,集多方优势,脱俗而清雅的翠湖宾馆屹立在翠湖之畔至今。他们均亲历了翠湖宾馆 1989 年、2003 年的改造升级, 在记忆中留下了一场令人无法磨灭的华丽升级。留下的,则是成为经典的城市地标。



建设中的翠湖宾馆B座外景




在时间的长河中,翠湖宾馆不断的包容和接纳着每一位来往过客。这里传承的是弥足珍贵的人文历史,留下的是大师笔下经典建筑和几代翠宾人的情怀。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了解到,缅怀贝聿铭先生的同时,昆明中维翠湖宾馆携手 Wilson Associates 全球首席创意官 Dan Kwan&室内设计高级副总裁 Joanne Yong ,正在进行翠湖轩中餐厅升级改造,工匠精神在每一次升级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酒店现任总经理吴澎说:“今天的沙龙,除了缅怀贝大师之外,我们想表达的是三个关键词:继承,贝大师在云南昆明留下他的作品,是需要我们继承的;传承,在经历贝大师的经典之作后,与国际著名设计团队的合作,用时间的眼光来看,现在保留下来B 座大堂和扇型楼梯,不论是当下还是未来,都将成为翠湖宾馆的经典所在;继往开来, 翠湖宾馆在历时一个多甲子的沧桑,他可能不像以前那么风华绝代。对于一个有气质、有精神的企业、一个有历史,有文化传承的酒店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继往开来和一种精神传承, 那么现在酒店的翠湖轩中餐厅和将择机升级的客房,与华裔设计师 Mr. Dan Kwan 合作,从设计中,线条和画面的表现,彰显了其对中国文化的情愫和坚持融入的简欧风格。聚文化传承和时尚新锐之力,在时间的记忆中拉近空间的距离。


嘉宾在翠湖宾馆B座扇型楼梯前合影


“贝律铭大师的逝世,在我建筑界宛如一颗巨星陨落!”刘家骏深情地说,“1989 年翠湖宾馆的扩建,是贝聿铭留下的业绩。”翠湖宾馆沿袭中国传统建筑精粹的同时注重对现代生活价值的精雕细刻, 造就了时间无法磨灭的昆明市地标式建筑,成就了翠湖宾馆跨世纪的经典演绎传奇。相信翠湖宾馆的建筑价值已经与其历史文化相融合了,正如贝聿铭所说:“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

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   韩怡 /文    翠湖宾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