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和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精神,按照省委领导指示要求,加大云南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正面宣传,擦亮云南旅游这块金字招牌,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1月18日,云南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历时7天的云南省旅游革命“三部曲”主题报道系列采访活动在云南民族村拉开序幕。后续7天,由中央驻滇主要媒体、省级主要媒体、相关州市主要新闻单位组成的媒体采访团将以“深化旅游革命‘三部曲’,推动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塑造旅游新形象”为主题,围绕文旅融合、市场整治、智慧旅游、提升品质、大滇西旅游环线、半山酒店建设、30天无理由退货、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旅游营销等内容展开深度报道,讲好云南旅游好故事,传递云南旅游正能量。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刘娅娟 文 邓斌 图)1月19日,云南旅游革命“三部曲”主题报道采访团来到大理,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采访团先后走进大理古城、天龙八部影视城和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记者看到,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科技引入等,在提升景区景点人文活力的同时,也助推了大理旅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让大理成为更多人心目中理想的“诗和远方”。
风貌保护提升 让大理古城老院落“活”起来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走进无同书院,廊下坐着闲聊的人,院里弥漫着咖啡的醇香,这里是大理古城活化利用的老院落之一,与不远处热闹的人民路、洋人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019年以前,这里还是一座荒废的工厂,老旧电线横七竖八地散在院落的四周。
据大理市古城保护管理局风貌保护提升指挥部工作人员李超介绍,经过大理古城保护管理局联合多家具有古旧文物修复资质的单位和个人,近三年间,包括无同书院在内的1000多开间传统风貌建筑在“修旧如旧”的改造中逐步修复。“此次大理古城建筑风貌保护提升是按照原建筑的形制、结构、材质、工艺等方面进行维修整治,尽量使用原来建筑的砖、瓦、木材,维修取下来时要给每一片瓦标号,再放回原处。“李超介绍,在尽量保存老建筑原有形制的基础上按修旧如旧提升改造后,老院子又引入不同的文化体验业态,焕发了新生。
据了解,此次大理古城建筑风貌保护提升整治工作是近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古建筑遗存保护工作,通过保护、修复、引入新业态,这些古建筑将为大理历史文化名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目前大理古城还有2个老院落已经改造完成,等待投入使用。未来,还将有25个老院落要投入改造,引入文化和业态,开展运营。
VR让游客“登上”崇圣寺三塔
你是否也曾好奇过大理崇圣寺三塔的内部景观,也想要登塔一览三塔周边胜景?在大理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游客只需扫描位于景区的VR望远镜就可以“进入”三塔内部一探究竟,“登塔”远眺周边山色,感受穿越历史的奇妙。
大理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副总经理马良敏介绍,让“登塔”成为现实的是“5G+数字三塔”的技术运用,“基于‘5G+数字三塔文旅融合与文物保护数字系统’,我们利用VR、AR等技术手段,真切还原三塔内部景观及登塔过程,在弥补游客不能登塔遗憾的同时,仍然能够挖掘文化价值,充分保护文物。”
通过提供超高清虚拟现实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文化和旅游消费,实现文化资源数字化、旅游体验智能化是大理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智慧旅游打造的重要内容。马良敏介绍,结合景区智慧化旅游建设的基础,未来景区还将为游客提供景区旅游短视频服务,通过景区摄像头抓取游客的游览过程,形成个人旅游记录,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游玩体验。
天龙八部影视城升级改造 迎接新剧《盛唐南诏》
天龙八部影城建成于2003年,商业形态和旅游基础设施的不足,难以满足旅游接待服务功能,成为近年来制约影视城发展的关键因素。
大理旅游集团天龙八部影视城分公司副总经理张红霞介绍,为推动影视城提升改造和转型升级,从2017年开始,大理旅游集团天龙八部影视城分公司对天龙八部影视城的下水管网、供水供电、路面等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值得一提的是,因影视剧拍摄需要的天龙八部影城即将迎来新剧《盛唐南诏》进场,该影视城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改造,力争打造成为最具地方特色的拍摄基地。
针对影视城的大众化、同质化商业形态等问题,张红霞表示,从2017年开始,影视城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新业态布局方面的创新,强化影视拍摄功能,引入微电影拍摄剧组和专业摄影机构,为游客提供微电影拍摄和古装写真服务,游客可以到影视城换上古装,用古币购买商品,体验一把穿越古代的感觉。
不仅如此,影视城还引入了冰雪大世界、英雄会等新项目,与大理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滇西民族文化创意及旅游产品研发中心”,为大理大学学生提供场地,开展不同类型的主题活动,为学生原创作品提供销售平台的同时,探索和培育文旅融合新动能。
部分图片由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 提供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