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然渴望获奖,但亦无不悔我只是一个来‘打酱油’的,凡事只要努力过,参与的过程不无美好。悲喜人间,什么样的结果都属于正常,除了生死,还有什么可以算得上是大事?我的参评,只是想树立一个外省人纯粹爱云南、不悔奉献云南的标杆。”这是在一次全国文学大奖名单公布之后,帕男在接受采访时说出的“不获奖感言”。
帕男,本名吴玉华,还有楚歌、一勺、潇湘孤客等都是他的笔名,是一位来自湘南少数民族地区、穷苦出身的农村汉子。三湘大地养育了他10余年。束发之年,负笈从师九嶷山学院。该校虽名为大学,却是没有一间教室、宿舍,没有围墙,没有固定老师、教材,没有电灯、电话,不通公路的露天大学,读书之苦,不言而喻。好在学院创办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所民办大学创办者、赫赫有名的农林科学家、教育家乐天宇。“养其大体为大人,养其小体为小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导,让帕男找到了不仅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精彩的勇气。私立学校,不包分配,但帕男怀揣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奔走湖北十堰,被十堰人民广播电台录用为记者。
1987年,帕男由云南省人才交流中心引进至楚雄日报社工作。当年的三迤大地刚刚沐浴东风,但依然春寒料峭,一个人孤身只影,在楚雄备受语言不通、习俗迥异、水土不服的煎熬,帕男克服困难,走遍了彝州103个乡镇绝大多数村委会,与彝州人民心相印、情相守,写出了大量的新闻报道,一些新闻还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采用,先后有50余件作品获得全国、全省的好新闻、好作品奖。2004年,他领头创办了云南州市第一份自主经营、自我约束、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党报子报《楚雄晚刊》,为当时的党报改革提供了一条“优化法人治理结构”的新路子,成为全省地方报纸改革的典范。2005年9月,按照楚雄州委“大力培育文化企业,扶持一批文化市场主体,培养一批文化产业人才”的要求,顺应楚雄州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彝族文化强州的发展形势的需要,成立了楚雄同图传媒有限公司,这在当年是州市报业界的唯一。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自负盈亏的楚雄文学院,之前全国报纸开办文学院尚无首例。其间,帕男被评聘为主任记者,先后获得“楚雄州首届优秀新闻工作者”“楚雄州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州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2009年6月,帕男任楚雄州文化局副局长,半年后又被组织下派到全国贫困县武定县担任新农村建设工作总队副总队长、万德乡工作队队长兼副乡长。2010年3月-2012年3月,短短两年时间,帕男领头创新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法”——开展“三大教育”:一是“亲吻大地”感恩教育;二是“触景生情”震憾教育;三是“孝德为先”回报教育,使工作队员亲近农村、体悟农村、感恩农村、回报农村。成立了“三所学校”:一是农民业余文化学校,二是农村政策业余宣讲学校,三是农民艺术学校。帕男2010、201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指导员”,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
2012年,组织将帕男调整到楚雄州文联,10年伏案创作,带领楚雄文学艺术从“高原”向“高峰”昂首迈进,收获满满,今天的他依然豪情万丈,心潮澎湃。
帕男被评论界称为“中国诗歌发展绕不开的一个符号”。一是帕男以个人的影响力,促成了社会有识之士与诗歌联袂,从2004年,举办的首届“我与春天有个约会·金紫薇之春”主题诗会开始,迄今为止“我与春天有个约会主题诗会”已经举办了14届;举办《37度诗刊》系列诗会20场。诗会从全州性发展到全国性,曾被云南省委宣传部评价为“云南诗歌界的盛会”、被中国诗坛称为“云南第一诗会”。二是帕男除了著作的丰盛之外,还推动诗歌的实践,并将诗歌的娱乐性与文化性做了一次成功的分离,为世界诗歌走出娱乐的界限、回归文化的价值作出了不可多得的努力。
10年来,帕男创作了两千多首诗作,被著名文学评论家苗洪跟踪研究6年,苗洪特地为帕男撰写了200余万字的《一个瑶人的圣经·帕男诗传》《中国诗歌的通古斯大爆炸与告别韬光养晦的帕男》和《致命的失语与觉悟·帕男诗歌专论》三部专著和大量单篇评论;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作家、评论家聂茂为其撰写了专论《文学场域中的民族书写·帕男论》;20多位评论家集体撰写了《帕男的N个面》(评论集);由“中国力量.诗歌联盟”一百多家公众平台开展的“百号共评”活动,对帕男诗歌展开评论,对一个当代作家的如此密集、长时间持续评论现象在中国诗坛也极为少见。鉴于帕男在诗歌领域的杰出贡献和诗学理论上的造诣,为指导云南诗歌实践和诗歌建设,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中国诗歌网云南频道曾经对帕男进行了10次专访。中国诗歌在线也对帕男做过10次专访。
帕男走遍云南省千山万水,村村寨寨,历经千难万险,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用血汗创作出了《高原潮》《阳光地带》《穿过神话之门》《滇,我的那个云南——云南生态文明记》《魂牵五台》《天地之孕》《芳泽无加》《裂地惊天——大姚7.21地震救灾纪实》《多情的火把花》《火之韵》《大江歌罢——观音岩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纪实》《威楚雄彝》《绝飨——独龙族脱贫报告书》《生态云南记》《大冲刺——云南15个特有民族脱贫记》《绣在你心尖的三生三世》等等,都是反映云南大变革、大发展以及描绘灵山丽水、张扬富集人文的文学作品,为宣传云南不遗余力。
最近两年,帕男笔力更健,斩获颇丰,其中长篇报告文学《大冲刺——云南省15个独有民族脱贫记》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19年度少数民族文学重点作品扶持篇目,同时还入选了云南省委宣传部脱贫攻坚重点作品出版项目;有两部长篇报告文学《生态云南记》《绝飨-独龙族脱贫报告书》分别获得“滇版重点出版入库项目”和云大出版社专案出版项目,还被推荐参选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的主题创作重点出版项目。
帕男从事创作30年余,痴心不改,为云南书写,共创作作品30余部,已经公开出版的有27部。他总是说,自己是“一个深爱云南的人,已把他乡做故乡。情到深处人孤独,除了云南已经找不到更让我爱的地方”,他先后婉拒了深圳特区报、广州市发改委、惠州晚报社等单位的调动。帕男的确是“一个深爱文字的人,以子规啼血的精神书写大美云南”。
帕男仍坚定对云南的爱:“30余年,皆成过往。但在余生,依然期待云南对我的不离不弃,给我这颗流浪边疆30余年的心一次深情地拥抱。”
帕男说:云南,我爱你!
作者:楚雄州文联 刘存荣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