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麒麟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多措并举开创新局面

文旅头条讯(通讯员  姜华  文)1月29日,云南省委宣传部组织“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受表彰单位在昆明举行座谈会,全省11家获奖单位参会。曲靖麒麟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以下简称执法大队)被转授奖牌并作会议交流发言。

麒麟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是曲靖市维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中坚力量。近年来,执法大队以推进服务型执法建设为载体,认真履行行政执法职责,不断改进行政执法方式,创新行政执法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着力将“文明执法、依法行政”理念贯穿于文化市场执法全过程。2020年11月19日,执法大队荣获“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坚持文明执法,着力提升执法队伍形象

执法大队始终将文明执法作为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的切入点,着力提升文明执法水平。建立了文明执法《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岗位责任制》《行政诉讼错案责任追究》等多项工作机制,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长效机制。制订执法人员“八不准”,开展以整治执法过程中“吃、拿、卡、要”为主要内容的作风纪律专项整顿,加强投诉与处理,有效提升了服务管理对象的满意度。

(开展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执法检查)

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办案程序

规范办案程序,大力推行调查、审核、决定相分离制度,严格执行案件移送、罚缴分离等制度,对罚没款一律上缴地方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有效杜绝了以罚代管、罚款放行等问题,单位未发生任何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活动为重点,抓队伍、重建设,抓管理、重规范,抓教育、重培训,实现了执法队伍在执法标识、规章制度、执法文书与办案程序、执法装备、培训管理上的“五统一”,有效推动了全区文化市场繁荣与健康发展。

(执法人员公示)

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改进执法方式

坚持把接受群众评议与监督作为改进执法方式的有效途径,推行以“公开、公正、高效、透明”为基本要求的“阳光执法”,通过单位政务公开栏、微信、QQ等载体,公开服务承诺、执法制度、执法权限、办案过程、举报电话,使行政执法管理全程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彻底避免了“暗箱”操作。聘请人大代表、业主代表、社会群众为文明执法监督员,每年对行政执法工作进行评议,及时解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监督,及时改进行政执法方式,不断提升执法水平。通过每年“4.26”知识产权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设置咨询点位,解答群众在知识产权保护、行政执法、行政许可等方面的困惑,正面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提升行业形象,打造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

(重大事项公示)

(召开行政处罚听证会)

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监督管理

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公布举报电话等方式,动员广大群众通过“12318”文化市场举报电话,举报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出售非法出版物、无证经营等扰乱行业秩序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推进执法查处工作,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定期召开文化市场经营单位业主法律法规培训会,进一步提高经营单位知法、懂法、守法意识,营造守法经营全员互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以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为中心,以转变行政职能和调整市场结构为重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管理手段,建立了文旅、公安、工商、消防等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建立了有效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管理机制,确保依法行政工作到位,责任到人,不流于形式。

强化执法监管,营造良好文化环境

积极参与曲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项工作,坚持经常性监管与集中行动相结合,严厉打击网上网下政治性非法出版物销售活动,扫除淫秽色情及其它有害出版物,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淫秽色情及有害信息等工作。近年来,累计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0万余碟(册)。每年“4.26”知识产权日,大力宣传“扫黄打非”和产权保护知识,举行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震慑警示违法犯罪分子和非法经营者,为净化市场环境、构建“文明麒麟”“平安麒麟”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北关小学开展全省“绿书签”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

(2019年4月26日开展全市“扫黄打非”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

麒麟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供图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