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 | 文创留住呈贡记忆

邂逅呈贡,她的魅力不仅仅展示在山水中,也藏在热闹的市井里,而文创,将传统和时尚的生活仪式联结,成为独特的呈贡印象。

——编者按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刘珈彤 文/图)逛完熙熙攘攘的斗南花市场,走进位于花花世界三号馆的“呈贡文化创意服务中心”享受独属于呈贡的静谧时光是不错的选择。


文创集合新地标

步入其中,迎面的三面木板既是屏风,也是独具特色的呈贡六大旅游路线展示板。根据服务中心的旅游推介手册,这六条路线分别是:以斗南花市为原点,经过花都海洋世界和湿地公园等地的芳香之旅;以探访最美村落万溪冲、刘家营、段家营四季生态美景为主题的感悟自然之旅;以品尝小吃美味探寻非遗美食为主题的印象舌尖之旅;以感受新区建设,体验呈贡现代生活的新城之旅;以众多学府探寻,感受学子青春活力和云南名校文化的活力高校之旅,以及徜徉呈贡历代古迹及名人故居的寻迹文化之旅。


       漫步服务中心,这里几乎集合了所有以呈贡最具代表性事物为原型而衍生的文创产品,尤其是宝珠梨、瓦猫、菱角、斗南鲜花为元素的4个文创系列产品让人爱不释手。

这里是呈贡区文化和旅游的交流平台,总面积近200㎡,设有沉浸式体验区、文创、设计展示区、发布交流区、轻餐饮区、文创销售区、体验交流区等多个功能分区。

这里以创新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保护呈贡文化遗产根脉,以文创中心带动片区提升,以文旅融合打造呈贡旅游新地标。


让消失的瓦猫成为时尚  

关于呈贡瓦猫的一系列文创产品格外引人注目:“甜酷”的瓦猫项链、手链随意穿搭就能轻易“出圈”;表情呆萌且多功能的瓦猫文具,能为学习和工作带来好心情;当然,还有瓦猫印花的卫衣、雨伞、帆布包等,出街就是达人。

瓦猫于呈贡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据讲解员介绍,在老呈贡的往昔岁月里,一颗印是主要的建筑样式,而老百姓们世世代代流传着将瓦猫放在房屋的正脊或大门头上作为避邪驱魔用的习俗。因此,瓦猫们也常嘴巴大张,尖牙利齿,横眉怒目。

它不仅仅有着耐人寻味的宗教意味,也渐渐成为一份独特的乡愁。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老的建筑样式逐渐消失,瓦猫最初的形态也逐渐淡出老百姓们的生活。如今,随着呈贡文旅事业的发展,以及有关部门的重视,瓦猫再次成为了这方水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带着承前启后的使命,串联起了呈贡的文化意趣。

呈贡瓦猫于2005年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得到了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党组书记高占祥所题的“美哉,美从民间来”的赞誉。

在服务中心,文创让瓦猫更加释放出了时尚魅力,无论你是传统爱好者,还是潮流达人,都容易不小心沦陷。


小菱角 不简单

在文创服务中心,以菱角为设计元素的文创产品尤为受欢迎:菱角丝巾、菱角图案的咖啡杯、菱角首饰......

看着眼前时髦的菱角产品,很难想象它们的创意源泉在呈贡居然拥有数百年历史。

长久以来,端午节前后,热闹的呈贡本土集市上,总能看见五颜六色的菱角,吸引着小孩们的注意力。别看菱角小,据说,制作做工却非常复杂,整个流程需要十三道工序,要想做好必须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

据了解,几百年前,草编菱角的手艺传至古滇流域,成为深受千家万户喜爱的民间工艺装饰品。传统的麦编菱角将染成七彩颜色的麦秆编织而成各种形态的小船、动物、花篮等,给孩子带来吉祥如意的期许,给老人带来添福添寿的祝福。

2013年,呈贡菱角编制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服务中心,当非遗遇上文创,承载着中国民俗文化内涵的编织菱角图案运用到了美好风物中,这样的风潮还会融入更多人的生活。

服务中心的每一样文创产品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魅力。逛累了,点一杯文创咖啡或是花茶调饮,呈贡的文艺腔调在舌尖绽放,身心都将在细品中放松下来。

呈贡文化创意服务中心还有哪些新玩法呢?

等你一一来解锁吧!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