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也精彩 舌尖上的剑川年味!

有人说:“年的味道就是美食的味道”,一道再普通不过的年味菜,在挑动味蕾记忆的那一刻,也唤醒了魂牵梦萦的绵绵乡愁。无论身在何方,总有一口味道,温暖你的心和胃,今天,让我们从大理剑川“八大碗”开始,解锁舌尖上的“年味”!

剑川“八大碗”

荤素搭配,色彩丰富,味美可口,老少皆宜,极具民族特色的“八大碗”,体现了白族好客的情怀,也把美好的情意寄寓在每一道隐喻吉祥与祝福的菜名里。比如,三线肉加红曲米,通过煎煮脱脂,吃起来清香爽口,一碗红曲肉,寓意“延年益寿”

“年年有余”———粉蒸鱼

用蒸米粉和鱼相拌蒸煮而成,借“鱼”的谐音,表示丰衣足食,年年有余。

“千岁平安”———千张肉

制作时要将肉块切成长长的薄片,象征人生道路平平坦坦,千岁平安。

“和和睦睦”———木耳豆腐

黑白相煮,相互协调、相得益彰,借“木”的谐音,象征和和睦睦。

“情意绵绵”———水粉丝

粉丝越长越好,以见不到头尾为最佳,象征天长地久,情意绵绵。

“舒舒服服”———酥肉垫竹笋

借“酥”谐音“舒”,而竹笋表示为人处世“高风亮节”。

“圆圆满满”———金丝芸豆

白族以白素为最纯洁的象征,将洁白无瑕的金丝芸豆作为相思豆,借“芸”谐音“圆”,象征圆圆满满,相思百年。

“百年好合”———扣百合

百合扣肉馅后,二者紧密相依,合二为一,象征百年好合。

宴请尊贵的宾客时,还要加上以白族传统腊味咸鸭蛋、香肠、吹肝、肉片拼成的“吉星高照,亲亲爽爽”拼盘。中央摆放的咸鸭蛋,表示“吉星高照”,借白族话中“辣椒”和“青蒜”谐音“亲”和“爽”,表示大家在一起亲亲热热地吃了这饭,就成了亲戚,就是一家人了。

剑川“三道菜”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造就一方特色。由土鸡、东山花心洋芋和东山萝卜组成的剑川“三道菜”温凉搭配,色香味俱全,让人食指大动。

剑川东山特产的花心洋芋淀粉含量较高,可烧可煮,可煎可炸,酥甜细腻。萝卜切成小块武火清煮,甜美爽口,清火开胃。

山老腿

每至年关,百姓人家宰杀年猪后,猪后腿大都用来腌制成火腿,制作时极为讲究时间、品质、工序,存放3—5年后方能食用。

其色泽红润、肉质细、油脂薄,可生吃、清蒸、爆炒、油煎、炖菜、火锅等,食之鲜香缭绕唇齿间,令人久久难忘。

羊乳饼

将鲜羊奶煮沸,凝结后压成饼,可不需任何烹调加工直接生吃,也可煎炸熟食,或切成薄片夹进老火腿片,放入甑子蒸熟后食用。

在剑川,还有一种独特的吃法,即把乳饼与甜米酒、火腿和食糖混合拌匀,放在碟碗中或者搁在甑子里蒸熟后食用。乳饼鲜香与火腿醇香交融,甜而不腻。

剑湖酸辣鱼

讲究活水煮鱼,放入葱、姜、干辣椒面、盐和适量酸醋,加进嫩豆腐,猛火煮沸后转文火慢煮。鲜、香、酸、辣,鱼汤泡饭更是过瘾,乃白族待客的一道美味佳肴。

剑湖三拼

剑湖里的小鱼、小虾、水蜻蜓三者,油炸至金黄色,口感香酥鲜美。

剑湖咸鸭蛋

放养在剑湖边的鸭子,以剑湖里的小鱼小虾为食,产的鸭蛋红白分明,是纯天然的色泽,腌制后味道堪称一绝。

吹肝

在剑川人所吃的八大碗拼盘腊味一碗中,吹肝是必不可少的。在冬季宰猪时,取出新鲜猪肝,吹气使肝膨胀,扎好气孔,擦上盐、花椒、辣椒等悬挂风干而成,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有清热败火的食疗效果。

腌鱼

腌鱼的制作一般在春节前后,切成段,用盐、辣椒、酒等作料腌制后密封于土陶罐中,吃的时候用甑子蒸熟即可,是春节时家家必吃的菜肴。

地参子

白族称为“根结子”,形似虫草,也叫“虫草参”“虫虫草”,主要产于剑川石宝山、沙溪一带。既可炒食、油炸、凉拌,又可制成各种风味食品或罐头食品,甘甜香脆,营养丰富。

苏裹梅

在剑川已有数百年的生产历史,鲜梅取出梅核,雕成梅瓣,放入配料,外用紫苏叶层层包裹,然后装入陶罐,放少许白酒密封贮藏,贮藏时间愈长口感愈佳。其酸、甜、麻、香、醇五味俱全,有生津健胃的功效。

无论归家或在异乡,亲友围桌,谈笑风生间,一席年味,话不尽幸福绵长……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夏仕华 通讯员 刘云川 文

剑川县文化和旅游局 图

责编 李舒琪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