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奋斗 勇往直前丨让绿色成为永续发展最亮眼的“底色”——临沧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撬动高质量发展

一条大江蜿蜒而过,一片沃土神奇美丽,一棵古茶树历经千年,一首民歌传唱四方,一条铁路承载梦想……

临沧,这颗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绿色明珠,处处迸发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勃勃生机。

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和“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省委、省政府“三张牌”的战略部署,严丝合缝符合临沧优势,为临沧指明了一条绿意盎然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临沧市立足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坚定不移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努力把临沧建成全省重要绿色能源基地和消纳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国际国内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让绿色成为临沧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鲜明、最亮眼的“底色”。




绿色能源牌——让临沧成为全省重要绿色能源基地和消纳示范区

临沧大地峰峦叠嶂,江河纵横。澜沧江奔流而过,滋养着两岸的万千生灵。

临沧境内有大小河流1047条,水能资源丰富,水电总装机950万千瓦,是全国重要的水电基地。1999年,“西电东送”的号角吹响,国家对澜沧江的水能资源进行梯级开发。20多年来,临沧境内先后建有漫湾、大朝山、小湾3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总装机722万千瓦。

一条绿色的经济带随着澜沧江水电开发的步伐顺江直上,在临沧版图上勾画出一幅绿水青山、生态和谐的美景。

此外,独特的地理和区位优势,也造就了临沧种类繁多的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全市绿色能源可开发总量达1600万千瓦。丰富的绿色能源,不仅保障了全市发展需求,也有力支撑了全省和国家能源战略。

“临沧完全有条件在全省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能源枢纽建设上主动作为。”临沧市委认为,必须抓住国家大力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的机遇,建设水风光储多能互补基地。加强与漫湾、大朝山、小湾3座电站合作,对全市已建成投产发电的水电站进行提质增效,加快推进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调节能力的水电项目,形成大、中、小电站互补优势。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资源,积极发展光伏风电发电项目,推动光热储能发电项目建设,形成稳定电源点支撑,探索水、电、光、气综合智慧利用模式。积极推进“临电外送”,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着力提升电网输送能力。

长期以来,由于能源开发与产业布局不协调、能源对产业支撑不足等结构性矛盾,尽管临沧水电资源十分丰富,但自用电比例并不高,长期处于“发电—送电”的模式,绿色电力大量浪费。

“必须深入推进绿色能源与绿色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电力、燃气消纳新动能,积极培育绿色能源制造业。”临沧市委对发展绿色能源思路清晰——在抓好现有工业企业供电的基础上,着力引进利用清洁电力的先进制造企业,抓好以锗、高岭土、硅藻土等优势矿产工业的供电,承接东部产能转移,促进能源就地消纳,推广引导以绿色能源消费为主的创新产业发展,加快把绿色清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把临沧建成全省重要绿色能源基地和消纳示范区,全力打造“绿色能源牌”。






绿色食品牌——让临沧农产品成为“中国最优、世界一流”

北回归线穿境而过,在临沧这片高原上留下一片绿洲,丰富的光热水土条件和多样的地形地貌,孕育着丰富的物种。勤劳的各族人民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辛勤耕耘,生产着数不胜收的绿色生态农产品。

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战略部署,临沧形成了“糖、茶、果、蔬、畜”5大优势产业,建成2200多万亩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

甘蔗种植面积150万亩(其中境外30万亩),年产甘蔗600万吨、食糖70万吨,均居全省第一位;

茶叶种植面积167万亩,茶叶产量15万吨,居全省第一位,临沧普洱茶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临沧茶、凤庆滇红、双江勐库大叶种茶被认定为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核桃种植面积800万亩,居全省第二,投产面积700万亩,产量51万吨。临沧坚果种植面积263万亩,占全球的50%,投产面积70万亩,产量4万吨,临沧坚果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凤庆核桃被认定为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开发冬季农业基地55万亩,年外销北京等10多个大中城市蔬菜80万吨;

有生猪存栏250万头、牛存栏56万头,与上海鹏欣集团开展50万头肉牛标准化养殖合作;

……

临沧农产品量大优质,是打好“绿色食品牌”的最大基础和优势。但精深加工滞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产业优势尚未凸显,是临沧打好“绿色食品牌”最大短板。

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是临沧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的现实问题。

随着铁路、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制约临沧发展的交通瓶颈将彻底解除,物流成本大幅降低,临沧引入优质投资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将极大释放,临沧绿色食品加工业迎来发展良机。

当前,临沧正围绕“糖、茶、果、蔬、畜”5大优势产业,盯紧“中国最优、世界一流”目标,按照“一县一业”“一园一主导”“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模式及全产业链聚集发展思路,着力实施提质增效、“吃干榨净”、技术攻关、智慧农业、市场拓展5大工程,加快构建绿色食品加工体系——

甘蔗产业上,推进甘蔗产业全产业链聚集发展,加快耿马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糖、酒、纸、饲、肥、药、畜、化妆品”8大类40个产品甘蔗精深加工产业链,加快速溶糖、营养保健糖、含糖食品等终端产品开发,加大甘蔗叶稍、蔗渣、糖蜜、滤泥等副产品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进一步发展酒及酒精、纸浆及纸制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有机肥、养殖等综合利用产品,实现“一根甘蔗吃干榨尽”,把临沧打造成中国第一个甘蔗全产业链加工利用大市。

茶产业上,发展绿色有机茶园,加大古茶树保护与开发力度,对古茶树挂牌保护,规范提升初精制加工,着力打造以凤庆滇红茶、永德普洱熟茶、双江普洱生茶为重点的名优产品,推进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着力推进茶旅融合发展,打造以双江冰岛、临翔昔归、凤庆滇红为代表的10个高端茶叶庄园、特色小镇,把临沧建设成为全国重要普洱茶产业中心、世界闻名的“天下茶尊·红茶之都”。

坚果产业上,加大核桃、临沧坚果的青皮、果壳、果仁以及相关延伸产品的科技攻关、产品研发以及相关成熟科研成果引进力度,加快建设凤庆核桃加工产业园,生产开发核桃水洗果、休闲旅游食品等系列产品,  打造中国第一个全产业链加工生产基地;推进临沧坚果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永德临沧坚果加工园建设,打造中国第一个临沧坚果全产业链加工生产基地,将临沧坚果打造成为国际一流品牌。

冬季蔬菜产业上,推进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以孟定为中心,辐射带动双江、永德、镇康等周边地区,加强蔬菜交易市场建设,推进蔬菜种植、检测、收购、分级、加工、贸易、冷链、物流一体化管理;着力引进食品精深加工企业,加大“北上广深”市场开拓力度,打造“临冬蔬菜”品牌,将临沧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

畜牧业上,着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深化与上海鹏欣集团50万头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合作,加快推进8县(区)肉牛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示范场建设,带动群众发展小规模养殖,加快生猪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着力发展肉食品加工业,抓好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把临沧建设成全国重要的肉牛生产加工基地。




健康生活目的地牌——让临沧成为人人想来、人人喜欢的大美之地

秘境临沧,青山如黛、绿水如眸、人之向往。

临沧年平均气温18.5℃,森林覆盖率高达68%,生态良好、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几乎涵盖了从亚热带到寒带的所有自然生态。

临沧有风格迥异的高原峡谷、森林草甸、高山湖泊、万亩茶山,有千年崖画、原始部落、茶马古道、古法造纸、边境风情,迷人的生态风光与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独具魅力的边地文化完美融合,形成了区域性明显、特色鲜明、魅力无穷的旅游资源优势。

大临铁路、墨临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给“藏在深山人未识”的临沧带来了第一个旅游高峰。

临沧市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秀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坚定不移按照“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发展方向,强化顶层设计,优化发展规划,强化招商引资,加大高端旅游产品开发力度,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和澜沧江沿岸休闲旅游示范区建设,努力把临沧建成国际国内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依托生态、茶叶、民族、边疆、澜沧江、歌舞节庆等旅游资源优势,围绕乡村、休闲、自驾、高端目标,把乡村旅游作为临沧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产品,全面启动乡村旅游。加快推进旅游度假区、旅游综合体、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示范村、自驾车房车露天营地、半山酒店及高端特色民宿客栈建设,打造农旅融合田园综合体。全面提升“吃、住、行、游、购、娱、网、厕”8大要素,大力发展“茶旅”“农旅”“文旅”“自然山水”“传统村落”等多元乡村旅游,把临沧打造成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际国内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围绕高端养生、大众养老、本地养老3类目标人群需求,积极发展健康养生养老服务业。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教育医疗卫生水平,办好康养、家政等服务人才教育培训专业,为发展康养产业提供人才支撑。充分利用优质农产品和丰富中草药资源,大力开发保健食品及食疗、药疗系列产品,着力推进康体医疗、康体运动、康体养老、生态养生、文化养生、温泉养生等6类康体养生旅游产品开发,努力把临沧建设成国内知名康养胜地,吸引海内外朋友到临沧定居、生活、养老,让临沧成为人人都想来、人人都喜欢的大美之地。

来源 今日临沧

责编 龚怡丹 实习编辑 杨金敏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