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讲四天!大理州图书馆茶马古道讲座惠民迎新春

2月14日至17日,由大理州图书馆主办的大理读吧第58期、张锡禄教授茶马古道春节系列讲座在大理州图书馆举办。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白族学者、年过七旬的张锡禄老先生激情飞扬,妙语连珠,为读者解读茶马古道民歌、民俗、文物景点、风情轶事,再现了茶马古道曾经的辉煌盛况。

前来聆听讲座的读者,有从北京来的,有从昆明来的,有大学教授,有在读博士、硕士,有学术研究机构的负责人、研究者,有文化旅游工作者,有大理本土的历史文化爱好者,还有演唱马帮调的民间艺人,都是因了马帮文化的魅力,凝聚到了讲座现场。


2月14日  ,茶马古道上的情歌

“三十晚上讨媳妇,大年初一要出门……”“砍柴莫砍葡萄藤,嫁人莫嫁赶马人…”

1969年,在大理州制药厂工作的张锡禄老师从在宾川劳动的李莼老师口中认识了赶马调,跟随他到宾川收集、整理民间老艺人囗囗传唱的赶马调。经过长时间的案头对证整理,收录了宾川乃至大理地区马帮广泛传唱的调子40多首。

这些调子,同时也是一首首的叙事长诗。除了传唱亘古不变的爱情,还记录了马帮所经历的山川人文地理,记录了宾川古驿道、民间传统习俗,对后世研究“滇藏茶马古道”具有极高的价值。

1987年,由张锡禄、李莼两位老师收集整理的宾川汉族民间长诗《赶马调》初版,2019年编辑整理后再版。

在2月14日的张锡禄教授茶马古道专题讲座现场,宾川民间艺人赵忠培团队现场配唱了赶马调。

张锡禄教授介绍,最早的马路情歌是汉代的《行人歌》:汉德广,开步宾…

路有多长,赶马调就有多长。茶马古道上的爱情歌集,也是一种乡愁。“送哥送到多依坡,多依发红么妹想哥。”

青年歌手现场演唱了张教授作词的《大理时光》摇滚歌曲。

来自宾川的文化人杨志超介绍了《赶马调》的成书过程。该书收录了40多年前张锡禄老师和李莼老师在宾川收集、记录的43个曲目,奠定了赶马调发源于宾居龙口的学术地位。杨志超说,赶马调在宾川民间世代流传,几天几夜唱不完。赶马调中含有各民族的音乐元素,其中的“高腔”音域宽广。比如:《五更月下弦子歌》,就有“咣当咣当咣当咣”这样的歌词。他还在现场进行了即兴演唱。

张锡禄教授说,随着交通的发展,马路—公路—火车路—高铁路不断更替,而赶马调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在了民间。张锡禄教授介绍,赶马调分为“野调子”和“火塘调子”两种,野调子是在野外赶马时唱的。火塘调则是烤着火,泡着茶,用“烟锅巴嗓子”唱的。赶马人通过唱调子,谈爱情,谈家庭,谈离别。其最大的特点,便是即兴创作。比如,两个年青人初次相会,就唱:“麻布揩脸粗相会。”


张教授将《赶马调》恋爱部分,与《诗经》类比:“小小荷包,双丝双线飘…妹绣荷包么挂在郎腰。”古道不见了,还有音乐久久流传。哥哥要出门,妹妹用草木灰澄水帮哥哥洗衣服,晒干以后用昆明的米浆帮哥哥浆。《小河淌水》,以赶马调和爱情为基础。马,马帮,男人,女人,思念,思乡,是曲中最动人心弦的元素。


张教授曾拜访过一个年逾八旬的老马锅头,想起了当年赶马途中遇到的那位18岁的姑娘,昏花的老眼里瞬间绽放出了光芒。“赶马人最大的财富:他们得到的爱,得到的情。2000年前的客栈、马帮没有了,还升起了一种声音。只要世界还在,赶马调就不会断。”

2月15日,大理马帮在南亚、东南亚的作用

在这一期的讲座中,张锡禄教授讲到了2000年前大理与南亚东南亚的交流。马帮通过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绸等物资运到南亚东南亚。印度人喜欢大理的小草帽。印度香料卖到大理。缅甸三大矿:银、玉石、铁,是马锅头的后裔在开采。通过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马帮,中、缅、印三国互通有无。大理的牛干巴印度人也爱吃。

这一期的现场交流互动中,谈到了汉代有茶字,唐代有《茶经》。3000多年前的西藏考古遗址上也发现了茶叶。云南人饮茶,配以椒、姜、茶一种原材料,也是茶马古道 遗风。云南是人工造茶最早的地方。马帮作为运输工具,引发了民间市场的流通,人才信息的交汇。通过自动选择,把建筑思想、好的理念带到大理。在这条道路上,也产生了不少的美食。比如:永平黄焖鸡就是马帮鸡,30分钟吃下肚;鹤庆铜炊锅,也是马帮菜;宾川海稍鱼,也是马锅头菜。电脑是传播工具,文化越来越值钱。张教授曾推荐一个人到丽江卖铃铛,他取名为“布农铃”,阐明了文化可以卖大钱的道理。

2月16日  ,茶马古道如何从下关到上关

在这一期的讲座里,张锡禄教授讲到了龙尾古城,讲到了当年下关四方街的各大商帮。他说,我们今天看到的龙尾街,是云南保存最好的古城。

张教授详细解读了茶马古道从下关到上关的各个节点:龙尾关—荷花村—蛇骨塔—磨涧—太和城遗址—南诏德化碑—南诏官家寺庙遗址(绿色釉砖)—凤阳邑(2公里左右古道、古井、民房)—瑞鹤熊胆、瑞丰园—观音塘(负石阻兵、大石崇拜)—上末村(王希季故居)—圣麗公园(纪念抗战胜利)、元阳书院—南五里桥(美食街)—弘圣寺—崇圣寺—元世祖平云南碑(1253年立)、羊苴咩城南城墙、三月街—东岳宫(花子会)—崇圣寺、绿桃村(大理国段氏母亲故居)—头铺—湾桥(周保中故居)—喜洲、庆洞村绕三灵—周城(扎染)—蝴蝶泉(爱情神话)—上关花、龙首关。

上关与下关之间,50多里路,其间蕴含了4000年的历史线索,张教授设计了沿路36个景点、1个月的游览时间。张教授说,“茶马古道的故事,可讲一千零一夜。”

张教授还解读了马帮行程:大理古城到下关半天,往西走歇平坡,往北走歇周城,往东歇凤仪。每天行程不超30里。下关至上关走一天。清末以前住龙尾关,清末以后住西大街。西洱河边上,围成一圈,马在外围,马鞍在中间,人睡马鞍下。

龙尾古城保护协会会长罗钢讲述了龙尾关的故事。龙尾街820米街道(黑龙桥到大石头),元末到清末出了16位进士,现代出了两位将军。16条巷道,文化传承。龙尾古城曾有多个中药世家,大德堂等。关邑、关外,四方街,大商帮交汇。西藏马帮住在原啤酒厂旧址。下关是各大马帮的贸易交汇点,从腾越走,必经下关。

大理大学文学院原院长那茂菊教授现场朗诵了她在下关茶厂成立80周年之际为下关茶厂茶博物馆写作的下关沱茶赋。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所的6位师生前来聆听学习。大理市白州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云亲临现场赠送玫瑰饼干,认真聆听了整场讲座。

2月17日,耐人寻味的马帮习俗

在这一期的讲座中,张教授摇着铃铛示范,头骡、二骡、三骡行走时的铃声。马帮的驮马用的是骡子,劳动力强,不会生育。头骡、二骡、三骡打扮各有特点。旧时马帮行程,从下关出发,13天到昆明。马帮分为官帮、民帮两种。

张教授讲述了马帮禁忌:行船走马三分命。不能说老虎、豹子等。筷子要叫“花拭子”,刀子要叫“片片子”,碗要叫“莲花”。出门前要挑日子,临走前要卜卦,草卦、鸡头卦。吃饭有规矩,锅桩要对着前进的方向,烧梨树柴,任何人不得跨火塘。两个马帮相遇时,上坡的马帮让下坡的马帮先走。

马锅头有两、三、四舌头,会讲几种语言。“赶马三年成大盗”。马喝水时,马锅头吹哨子。爬上山坡后,人唱调子马歇草。“人奔家乡马奔槽”,边走边唱,数地名。赶马到西双版纳、泰国,遇到相好的姑娘,要被纹身,终生不得再与别人相好。大理老辈人称:“着药了!”。马帮出发时只带两三天的粮食、蔬菜、肉食,后面的沿途买。马帮烧火做饭到吃完饭,不能超过一小时。马帮美食:赶马鸡、杂锅菜。大锅头、二锅头住马店,赶马人睡在马鞍下。

交流互动环节,小学生提问,马帮如何取火?众人抢答:钻木取火、火柴取火、放大镜聚光取火、马帮中有一个人专门负责带火种。

本期讲座中,张教授带到现场的铃铛,是一位马锅头的后人收藏的头骡铃铛。这个铃铛,白天套在马身上,晚上套在马锅头身上。收藏铃铛的后人“赵叔”总结了马帮精神:博采众长、契而不舍、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

大理大学民族学硕士研究生王麒带来米花茶和马帮用过的小碟子。大理民间艺人现场献唱。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秦蒙琳 摄影报道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