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多措并举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日前,临沧市文化和旅游系统深刻汲取“2·14”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民族乡翁丁村老寨严重火灾事故的惨痛教训,对辖区内文物保护单位、旅游景区、星级酒店、民俗客栈、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旅行社、歌舞娱乐、网吧等场所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严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文化旅游市场安全有序。

深入学习,迅速行动。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迅速召开文化旅游系统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批示,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古村落和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全市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视频会议精神进行学习贯彻。要求全市文化旅游系统对辖区内文物保护单位、旅游景区、星级酒店、民俗客栈、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旅行社、歌舞娱乐、网吧等场所迅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统筹做好重点场所、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防范工作。对辖区内的消防安全形势进行分析研判,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抓早抓小,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压紧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引以为戒,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消防基础能力建设,切实把隐患消除在源头、管控在事前;完善动态监控,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不断提升监控水平,构筑起“人防”“物防”“技防”的安全生产防线;加强值班值守,认真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提高认识,落实责任。临沧市文旅局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市区内文物保护单位、旅游景区、星级酒店、民俗客栈、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旅行社、歌舞娱乐、网吧等场所进行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同时要求各县(区)文化和旅游局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的原则,“以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为目标,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彻底排查,不留死角。临沧市、县(区)文化旅游部门联合消防、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对全市文物保护单位、旅游景区、星级酒店、民俗客栈、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旅行社、歌舞娱乐、网吧等场所标识标牌是否完好、灭火设施是否齐全有效、电线铺设是否规范、防火要求是否落细落实、景区是否实施游客流量管控、景区内观光车、游乐设施等是否“带病”运行、旅行社是否签订规范的租车协议,文物安全责任是否履行、日常巡查是否坚持、专项检查指出的问题是否整改、安保制度执行情况是否到位等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共派出工作组37 个,出动车辆72辆次、人员294人次,其中检查文物保护单位10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102个,A级景区29个,星级酒店22个,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25个,旅行社17家,文化娱乐场所127个。




开列清单,及时整改。各检查组根据检查情况,现场通报存在问题隐患,开出问题清单,责令县(区)文旅部门和责任人及时整改,并做好定期督查工作。此次文化旅游行业安全生产隐患大检查共排查出安全隐患94个,已整改55个,在整改39个。其中,排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0个,发现问题隐患44个,现场整改问题隐患26个,责令限期整改问题隐患18个;排查A级景区29个,发现问题隐患23个,现场整改问题隐患12个,责令限期整改问题隐患11个;排查公共文化服务场所25个,发现问题隐患15个,现场整改问题隐患10个,责令限期整改问题隐患5个;排查文化娱乐场所127个,发现问题隐患12个,现场整改问题隐患7个,责令限期整改问题隐患5个。

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将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抓好一岗双责、岗位责任制、责任追究制、隐患整改责任制等制度的落实,将安全生产责任目标逐级分解,具体到每个企业和职工,明确责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文物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文化旅游行业广大从业者的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安全隐患的监督整改力度。坚持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对发现的安全隐患,通过下达整改指令书、挂牌督办、建立信息台帐等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对整改不力或拒不进行整改的,坚决要求其停业整顿或取缔;强化专项检查,加强跟踪执法,加大安全隐患查处力度,确保执法效果,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来源 恒春临沧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