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雨流芳·文旅大集丨丽江“棒棒会”竟然是清雍正元年后形成的?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丽江纳西族的“棒棒会”。“棒棒会”,顾名思义,在过去就是展示传统农具、传承农耕文明的一个盛大节庆活动。

(李金星  摄)

(李金星  摄)

正月十五“棒棒会”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后逐步形成,最初以交流竹木器具和花木虫鱼为主要特征,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与生产生活需要相结合的民俗活动。这一天,纳西族的手工业者和农民会在特定的街道口摆摊售货,竹、木、铁制各种农具,日常生产生活用品琳琅满目,买卖交易热闹非常,是丽江世居各民族购买、更换生产工具,以备即将来临的春耕置用的盛大节庆活动。

“棒棒会”标志着这一年的春节活动的结束和春耕生产的开始。由于农具类商品极齐备,因此有谚语曰:“当日除了鸡辔头,什么都有卖”。


(李金星  摄)

(李亚 摄)

近年来,随着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农具大都机械化,种田的人变少,棒棒类生产用具交易量也在减少,增加了果木树苗、花鸟虫鱼、山货药材、花卉盆景等交易内容,使得节日的气氛更加热烈。过去的“棒棒会”只是一天,后来增加到两天,近几年则增加到三天、甚至四天。地点也从原来的一处增加到了好几处,比如丽江的象山市场、忠义市场、昭庆市场等,来此交易的人,也从原来以农人为主,变成了以城里人为主。商贩从过去单一的本地人,变成了本地商贩与外地商贩齐聚交易的市场格局。

(李亚 摄)

(李亚 摄)

“棒棒会”民俗活动是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明历经千百年生产生活实践的物化见证,也是一种极具个性的文化形态,应时、取宜、守则的理念深入人心,其所蕴含的生存发展哲学正是纳西族的重要精神资源。

(李金星  摄)

(李亚 摄)

“棒棒会”所蕴含的农耕文明精髓,不仅对增进民族团结、建设美好家园、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热情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而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和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经济安全稳定增长、协调平衡增长、持续包容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木琼晓 文

来源:丽江市非遗中心

编辑 沈艺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