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木琼晓 文/ 图)3月4日,“回眸十三五 奋进新征程”丽江市“十三五”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民主法制建设和民族团结示范区专题”在丽江市人民政府召开。
丽江市委政法委、市民族宗教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并介绍了“十三五”以来丽江市民主法治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方面取得的成绩。
中共丽江市委政法委委员、政治部主任贺俊天:
据贺俊天介绍,“十三五”以来,丽江市先后制定了《丽江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办法》《丽江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实施办法(试行)》《丽江市依法治市工作约谈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持续加强领导干部法治能力建设。先后制定颁布《丽江市城市管理条例》《丽江市泸沽湖保护条例》。协助省人大常委会完成《云南省程海保护条例》《丽江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云南省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今年以来,多部门联合起草了《丽江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丽江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截至目前,丽江市共出台2个自治条例、7个单行条例、4个地方性法规和2个政府规章。
丽江市民族宗教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建勋:
据杨建勋介绍,丽江市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5个县(区),有汉族、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白族、普米族等11个世居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文化融合的地方。十三五期间,丽江市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有力推进了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全市长期保持了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丽江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高庆元:
据高庆元介绍,“十三五”期间,丽江市公安机关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和基层一线民警这一执法司法主体,有效提升了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建立了党委中心组学法用法制度,来提高党委民主决策、依法行政、科学管理能力,全面推进新时代法治公安建设,同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和法律素养,对执法案件质量考评进行了强化。
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兆刚: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发展进步的基石。“十三五”期间,丽江市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和旅游的推动作用,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推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下一步,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丽江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杨心刚:
据杨心刚介绍,“十三五”期间,丽江市大力倡导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到经济建设的各个层面,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严格贯彻落实法律援助制度,不断提升法律援助质量和水平,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深入推进公证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合作制公证机构改革;坚持服务大局,展现律师队伍的责任和担当,助推扶贫攻坚专项行动,进一步发挥了律师在助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丽江市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晓南:
据朱晓南介绍,丽江市在校中小学生及在园幼儿共有195163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幼儿)124968人,占比64.03%;有在职教职员工15225人,其中少数民族教职工7749人,占比50.89%。全市共建成省级双语示范学校2所、省级民族文化传承示范学校6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62所。
教体系统主要通过课堂学习、环境创设、主题节日、非遗传承、艺术展演、教育研讨、双语实践“七大活动”助力民族团结进步。
丽江市卫生健康委调研员段松庭:
段松庭从“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措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医疗卫生补短板不断补齐”、“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稳步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六个方面,就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十三五”期间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回答记者提问。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