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教育部等六个部门联合发布!云南大学周琼团队议案成国策!

近日,《人民日报》第7版发布题为“生态文明教育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文章,其指出生态环境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六部门发布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学校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学科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法律规范建设。”

据悉,2016年全国人大代表何严萍,把周琼团队所拟议案《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交到全国人大后,得到几个部委的批复,肯定了提案的现实价值及社会意义。

周琼,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与现状调查研究室负责人。历时五载,周琼团队所提议案“将生态文明教育统一纳入中国国民教育体系”被国家采纳成为国策,也实现了周琼的学术目标,那就是把社会公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立志成为美好环境的坚定捍卫者、美丽中国建设的积极推动者和践行者。

周琼(左)

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服务地方发展。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作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努力使云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2015年底,周琼以“融入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社会”为目标,积极组织团队成员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云南模式研究”,先后开展“滇池口述环境史”田野调查40余期,主办以生态文明或环境史为主题的国际性学术会议9场次,参加以生态或环境为主题的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座谈会20余场次,使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开展。至2020年底,周琼及其科研团队主持以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省院合作特别委托项目1项,校级项目1项,先后主编出版以生态或环境为主题的资料汇编、学术著作14部,编著“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丛书”11部,在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在项目研究期间,周琼还带领项目组成员推进科研成果转化,2016年和2017年先后两次参与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完成《云南省2016年度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工作方案》《云南生生态文明建设专题调研方案》的编写;2017年,周琼向全国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提交“关于生态绿化建设应立足本土建立乡土植被绿化制度的建议”(第7907号)的议案,并得到国家林业局的回复和肯定性批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融入育人全过程,是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应有的贡献。愿未来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生态文明价值观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让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新闻链接:

周琼,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与现状调查研究室负责人。现任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长、中国灾害史协会副秘书长、东亚环境史学会会员、云南省彝学会副会长。周琼教授是云南省第12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云南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

2009年5月,周琼在云南建立西南环境史研究所,成为全国成立的第二个环境史研究机构。在十余年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周琼坚持教学科研并重,以“教书育人、服务现实”为己任,秉持“走出书斋、走向田野”的教育理念,建立起系统完备的环境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2016年以来,周琼在全国高校率先开设“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灵活,课堂教学效果显著,使生态文明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率先在西南地区得到实践。

迄今为止,她出版专著3部,在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4项(结项3项)、省部级项目8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童文文 整理

资料来源 兰州大学校友会官微、人民网、红网、西南环境史研究

责编 童童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