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陶匠】艺不按古,匠心独妙——胡文杰

编者按:历经六百多年历史的华宁陶,生生不息,窑火不灭。为深入宣传推介华宁陶,讲好华宁陶故事,我们围绕产业发展及匠人、匠心精神,走近华宁制陶人,通过深入沟通和对话,持续推出“华宁陶匠”专题,带你走进华宁制陶人的世界,深度聚焦华宁陶,感受来自手工艺人手心的温度和执着。

胡文杰,1987年出生于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2004年至2007年就读于玉溪师范学院泥塑专业。2008年至2013年在华宁县舒氏陶艺工作,在此期间逐步掌握了泥料配制、设备使用、烧成工艺等各环节的技艺,也让自己的制陶水平不断提升。

2013年6月,胡文杰与哥哥胡文森共同创办了华宁宁州古月品陶轩。同年8月,厚积薄发的兄弟俩仅通过一个月的认真创作,便在云南省文化产业博览会上一鸣惊人,这让胡文杰倍受鼓舞,更加坚定了他做陶的信心。


目前,兄弟俩分别经营着华宁县古月窑陶艺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和华宁宁州古月品陶轩,业内人士都亲切称呼他们为“大胡”“小胡”。


勤于学习、精于制作、勇于创新是胡文杰在创作中最大的特点。在学习陶艺创作之初,胡文杰学习的是装饰雕刻,为了让陶艺雕刻工艺有更多的表现方式,胡文杰买了很多关于木雕、玉雕和石雕的书籍来进行研习,最终研发出一系列用木雕工艺手法雕饰的产品,深受顾客的青睐,这也为他后来的制陶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胡文杰看来,华宁陶的传承发展光是对传统技艺、釉色的追溯和还原是不够的,随着时代发展,还必须进行创新。通过对老窑工的寻访和对老陶片的研究,胡文杰对华宁陶历史和传统技艺、釉色有了深刻的了解。在坚守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他大胆的将建水紫陶、西双版纳慢轮傣陶和香格里拉尼西黑陶的优秀制作工艺都融入到华宁陶的创作之中,不断取长补短、推陈出新。他研发出的内部施釉、外部刻填的茶具,兼具华宁陶釉色和建水陶刻填工艺的特点,满足了人们个性化定制的需求,备受推崇。



多年的学习和陶艺创作让胡文杰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理念和创作思路。他专注于茶器的研究设计,从釉色的选择、器型的设计到烧制过程的掌控,都围绕着寻求茶与器相结合的最终目标。他的茶具,釉质肥腴、釉色均匀、温润细腻,见之令人心喜;拿在手中,手感厚重而细腻,细节处理和釉面衔接处的精心打磨足见作者的用心;杯子内部恰到好处的釉色使茶汤明亮清澈,以杯就口,良好的触感让人愉悦,杯底浓郁的余香更增添品茶的乐趣。茶与器相得益彰,丰富了饮茶的感受。



长期的学习积累让胡文杰的创作灵感源源不绝,也让他新产品的推出频率远超同行。同一款茶具他基本就只烧制一到两窑,到他店里往往上一秒还在为心仪的茶具售罄而惋惜,下一刻便因遇见新产品而惊喜不已。凭借独具特色的设计、不断创新的理念和精益求精的生产方式,胡文杰收到了络绎不绝的订单,也结识了五湖四海的朋友。



制陶的路上没有理所当然,在一件件精美的陶器背后,所蕴含的是胡文杰对陶艺创作的执着,对技艺进步的追求,更是对梦想的坚持,而这种执着和坚持,也必将让他在制陶的路上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文旅头条特约通讯员  李剑辉  文

胡文杰  图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