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丽江将…...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木琼晓 文)3月16日,丽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新闻发布会在丽江市检察院召开。会上,丽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杨仕新作主发布,向大家介绍了相关情况。

(张志勇 摄)

据介绍,2月5日,丽江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通过了《丽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月28日,丽江市人民政府丽政发〔2021〕8号文件正式印发了《纲要》。《纲要》主要阐明了丽江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明了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推动全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

《纲要》突出体现了丽江发展实际,对补齐制约丽江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镇化等短板弱项进行了重点谋划。同时通过构建“三廊一圈”来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增长带;通过大力发展千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和清洁载能产业、金沙江绿色农业、高原生态养殖业、大健康产业、数字产业、商贸物流业、生态环保产业7个百亿级产业的“1+7”现代产业新体系来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做大“航空港”发展丽江航空港经济;加强与泛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合作,巩固与邻近州市的合作,积极融入“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张志勇 摄)

《纲要》提出,未来五年,丽江市将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提出的“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和“四个方面要求”,立足丽江新时代发展方位,充分发挥清洁能源、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等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发展战略规划,着力推进“三廊一圈”战略布局,做实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强化丽川经济走廊、升级空中经济走廊、推进大香格里拉旅游经济圈;着力打造“一核三城”空间布局,发挥主城区主引擎作用和永胜、华坪、宁蒗三个县城带动作用,科学布局多个中心集镇,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着力构建“四梁八柱”产业布局,抓好文化旅游、清洁载能、高原特色农产业、生物医药大健康四大产业支撑,加快构建文化旅游千亿级产业和清洁载能产业、金沙江绿色农业、高原生态养殖业、大健康产业、数字产业、商贸物流业、生态环保产业7个百亿级产业的“1+7”产业体系,力争在“十四五”末基本建成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区域性创新创业新高地、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节点。

而展望2035年,丽江市希望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全市经济总量大幅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城镇化率达到全省中上水平,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全面形成;与现代化区域中心相适应的新体制新机制全面建成;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丽江、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文化丽江、健康丽江、教育强市、人才强市,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丽江文化软实力更加凸显;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保持全省前列,天蓝地绿水清的丽江之美更加彰显;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参与滇川藏大香格里拉经济圈和区域性国际经济合作新优势基本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逐步体现;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丽江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军民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区域性创新创业新高地、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节点。

丽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工业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体育局等部门相关领导出席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