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了!公元前四世纪的古丝绸之路就从楚雄出发!

中国境内的三条丝绸之路(西北的路上丝路、南方的海上丝路和西南方的路上丝路)中,以西南方的路上丝路发展得最早,在公元前四世纪时便已开通。这条丝路在汉代时称为「蜀——身毒道」,蜀是四川,身毒是印度的古称,既是指从四川出发,经过云南、缅甸直至印度的商路,博南古道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段,开通于汉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汉、晋称“滇缅永昌道”。



随着时间的演绎,人们习惯上把从南华经祥云、大理、永平、保山、德宏至缅甸、阿富汗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古道统称为“博南古道”。博南古道犹如一条抖擞开鳞鳞筋骨的巨蟒,是相对较为完好的一段,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文化积蕴浓厚,旅游资源丰富。



康熙《镇南州志》是南华县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志书,乃浙江余姚进士陈元于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任镇南州知州时所纂,距今313年。在这部志书的“疆域”里,镇南州知州陈元这样写道:“镇南,亦南中之一镇也。”这不仅是官方对镇南之名唯一的解释,也是南华作为博南古道起点的溯源。



陈元在康熙《镇南州志》开篇的“地理志”写道:“南诏时称楚雄为大中国,镇南又楚郡之最冲要者也。作九府咽喉,峙南天保障。”滇中高原南华县,古代有“九府通衢”、“滇西要冲”、“迤西要冲”、“九府要冲”、“滇西孔道”、“九府咽喉”、“楚郡要冲”之美称。镇南是明朝通往大理府(今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鹤庆府(今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蒙化府(今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丽江府(今丽江市丽江古城区)、永宁府(今丽江市宁蒗县永宁乡)、北胜府(今丽江市永胜县)、永昌府(今保山市隆阳区)、顺宁府(今临沧市凤庆县)、孟定御夷府(今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九个滇西地方行政官府必经之地。



博南古道的开辟,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意外收获。古道的开辟从开始就非同一般商道修建,就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和深远的军事意义。



博南古道既是一条军事要道,又是一条国际性的商业交通线。6尺多宽的路面,全以大石砌就。在古道所穿越的地方,至今依然流传着“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的苦歌。



博南山道沿途还有永国寺、金浪巅神祠、土堆古墓群、凤鸣桥、江顶寺门楼等遗址,均与古道同为重点文物保护范围。


博南古道路线:楚雄南华-祥云-大理-永平-保山-德宏-缅甸-阿富汗等中亚和东南亚国家。


就爱去文旅全媒体 欧德赵 文

图 来源网络

责编 赵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