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圣地 彝祖故里 探幽大理巍宝山

入得山来,鸟鸣幽涧,空翠湿衣;且行且止,坐观云泉林海;登临绝顶,缥缈一身轻……

巍宝山位于巍山县城东南约10公里,是南诏发祥之地,集中国道教名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华彝族祭祖圣地于一身,以古、幽、奇、秀闻名,素有“巍宝天下幽”的美誉。

据史载,从汉代开始,巍宝山即有道士居住,自唐代开始建筑道观,明、清时道教盛极一时,宫观殿宇星罗棋布。

如今,依然保存完好的二十多座宫观隐落山间,众多历史人文胜迹,俯仰皆是。


前山绵亘叠嶂,后山险峻陡峭,分布的宫观或藏于密林,或依于岩壁,掩映着古木繁荫,山花溪泉,漫步其间,如入清虚妙境。


沿着石阶而上,穿越“万顷松涛”“青霞在望”坊,是巍宝山最古老的一座殿宇巡山殿,也叫南诏土主庙。庙内塑有南诏十三代王铜像,“南诏疆域图”、《南诏图传》浮雕等,依稀讲述着神奇古国的历史。

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南诏第三代王盛逻皮获御准为其祖父南诏第一代王细奴逻塑金身盖庙,此后,巍宝山南诏土主庙成为中国彝族地区土主文化的发源地。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各地彝族同胞齐聚于此,寻根祭祖,打歌狂欢,场面十分热闹。

文昌宫内,有一潭清澈见底的“龙池”,“龙池烟柳”乃巍宝山一大胜景。

池中文龙亭石墩西面有一幅壁画“松下踏歌图”,壁画绘制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即真实地复现了彝族人民踏歌的场面,是研究彝族歌舞、服饰、社会风情的珍贵文物。

灵官殿又名主君阁,殿内有一株明代古山茶,树龄近400年,树高18.43米,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高的人工栽培山茶花。

每年春季,古山茶花开,花朵硕大艳丽,满树红花映照殿宇,这就是巍宝山八大盛景之一——山茶流红。

继续往上,是著名的老君殿,又叫青霞宫,是传说中太上老君点化细奴逻的地方,也是巍宝山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殿宇。

四进三院式格局,规模宏大,建筑艺术精湛,四面绿树青山环抱,可饮“道家养生茶”,静坐观心。

巍宝山主峰海拔2509米,传说这里常有仙人出没,于是得名遇仙峰。遇仙峰之巅是巍宝山最高的道教宫观斗姆阁,此间环境极幽,临空欲飞。

可远观巍山古城,一水瓜江如带,蜿蜒于村落田畴,一派山河锦绣风光。

从斗姆阁往后山下行,在一片开阔平坦的山间,是有着“朝阳育鹤”“鹤楼古梅”两大著名景观的培鹤楼,内祀八仙之一吕洞宾。

在巍宝山众多的宫观中,最具特色和精妙的当数长春洞。

长春洞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九楼十院的外形结构和屋顶设计,都呈八卦形布局,堪称道教建筑的典范,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长春洞的殿宇完全隐藏在一片古老的柏树丛中,十分幽静。“万象中涵”“凌云塑阙”等匾额、建筑木雕、刻绘和壁画,都是极为珍贵的艺术精品和文化瑰宝,引人入胜。


巍宝山以道教为主,同时兼容佛教和土著民族的原始宗教,建有观音殿、甘露亭等佛教寺院,呈现出一山三教的文化奇观。


此外,巍宝山还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宝库和动物乐园,游于山间,可深刻体会“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畅快与自在。


温馨提示:今年二月初八彝族祭祖节(2021年3月20日),巍宝山景区取消组织打歌活动,对当天入园的巍山籍市民凭身份证免票,对外地籍游客执行半票优惠:20元/人。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夏仕华 文

巍山县文化和旅游局 陆向荣 夏仕华 图

责编 李舒琪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