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大理行——傈僳割绣

日暮之下,女红围坐

绣一幅满色春园,作品明艳灵动

千年的文脉仿佛也在随之跳动

遥望以前,这番景象一定常常出现

刺绣自古便是一项极为精细的技艺

针法众多,充满变化

而今,这一技艺不仅鲜活的存续着

而且异彩纷呈

早在远古时代,中国的刺绣就伴随着纺织物而诞生。

在古籍中,刺绣又被称为“女红”,自古女子从小便要学习纺纱织布和缝纫裁衣。

利用彩丝、棉线,在绸缎、布匹上,借助针的力量运行穿刺,从而构成图像、文字各式花纹。

原始刺绣的用途,是权贵之间利用服饰来彰显地位的尊卑,具有政治辅助工具的作用。后来,刺绣普及于民间,成为了人们美化生活的装饰物。

这项姊妹艺术在男耕女织的制度下不断发展,精巧的绣工,逐渐呈现出繁美缛丽的景象。

刺绣作为一个地域广泛的手工艺品,各个民族自成一家,平绣、垫绣、锁绣等等,针法繁多。

而在众多绣品中,傈僳族的“割绣”别具一格,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位于大理西部的永平县,如今仍保留着这项“割绣”技艺。余荣秀是当地有名的刺绣手艺人。

     相传古时候傈僳族人民为了让自己的两个孩子享受公平的待遇,便创造出了这番割绣的技艺。绣出的花样割开后一式两片,完美契合,孩子们也不必为此打闹争抢。

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但每当手中拿起针线时,余荣秀依然还是那个心闲手敏的缝绣能手。

割绣制作的步骤不算太多,但其中要用到的几个重要材料,都需要绣者花心思去准备。

魔芋,是我们熟知的食物,在割绣环节中,它却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

    余荣秀家的后院常年种植着魔芋,今天她就要挖一个用来制作一种特殊的原生态涂料,为接下来的割绣打下基础。

魔芋洗净后需要去掉外皮,切块备用。

一边烧水,另一边就需要将魔芋碾碎至锅中熬煮。

这时匀速的搅动,能加快魔芋泥受热,也能避免锅底粘连。

这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经过熬煮变成了有胶状感的黏液,形态犹如藕粉,冷却后方能使用。

割绣时用到的硬布,一般选取的都是厚实的棉布材料,在使用之前,结合刚刚做好的魔芋涂料,可以让布更好的发挥功效。

在木板的一面刷上魔芋涂料,用力拉紧布,使其平整的粘粘在面板上。布料绷紧后,硬布表面还要再刷上一层。

晒上数日,经过改良后的硬布,内外都更加平整,也更有韧性。

每年正月过后,是捡龙竹壳的最佳时期。余荣秀在妹妹的陪同下,来到家附近的竹林,寻找这种植物褪去的外皮。

先辈的智慧,让龙竹壳变废为宝。

刮掉龙竹壳表皮的绒毛,再刷洗干净。选一块厚实的木板将这些龙竹壳紧紧压住。由于龙竹壳质地比较脆薄,按压时太过用力容易断裂。

压上几天再拿出,龙竹壳已然变得光滑平整。

根据作品的大小,要将处理过的硬布和龙竹壳进行裁剪。两层龙竹壳中间夹两层硬布,保证内衬的厚度。

内衬模板完成后,外围就要再包上一层“面子”,里里外外一共六层。麻布剪裁时要比内衬大一圈,这样能方便锁边。

锁紧的麻布被完全固定,绣花时才能保证两面麻布秀出的图案完全对称。

傈僳族有个传统,女子结婚前要为婆家所有成员缝制鞋垫,出嫁当天作为礼物送给男方。这双鞋垫绣得好不好,能证明娶进门的媳妇够不够贤惠,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未来婆媳关系的和谐。

图案早已刻绘在余荣秀的心里,一针一线,皆顺应着心中走线。

缝制完成,用刀子将绣好的绣片割开,这就是割绣过程中最复杂的一步,成败也在此一举,可以说割工比绣工更为重要。

哪怕有着数十年的经验,余荣秀依旧小心翼翼。

一分为二,撕下绣片中间的内衬,绣纹逐渐显现。

鞋垫自然成绒,形成一对花色相同,但方向相反的鞋垫,图案天然对称。

一双凤凰,明艳灵动,千年的文脉仿佛也在此刻跳动。

早在一年前,余荣秀就请人绘制了这几幅国旗、党徽的图案,但她却迟迟没有开始绣工。面对这份庄严,她认为自己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思考。绣针的每一次穿过,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一周后,割绣技艺专业培训又将开班,余荣秀带着妹妹和侄儿前来打扫场地,为下次培训做足准备。10多年来,余荣秀先后将傈僳族音乐、歌舞类同步,培训过2000多人次。

她的工作室,仿佛一个小型的博物馆,充斥着属于傈僳族的文化气息。除了各式的割绣作品,还摆放着傈僳族的乐器和盛装。

除了刺绣,余荣秀还有另外一个爱好,那就是收集傈僳族的相关历史。目前她已经整理了大理十二个县市傈僳族的历史宗卷。她想要竭尽全力完整的保留下与这个民族息息相关的文化。

闲时,余荣秀会用自己缝的布料做一些小药包,不同的药材有不同的作用,都是祖辈们传下来的秘方。

仅剩不多的傈僳文字被刻在根雕上,这几个字寓意着勇敢的傈僳族能上刀山、下火海。

未来,余荣秀计划绣一幅丝绸之路图

她想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历史的脚步

这一幅关于纪念的画卷

汇聚着锦绣山河的万语和千言

千针万线纳绣在其中

以此证明你我都存在过的岁月

一段文明,永不熄灭


来源  樂字号

责编 陶优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