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歌舞明晚亮相云南省第十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

“之前去丽江都没来得及坐下来欣赏歌舞,这次演员来到家门口表演,真是太好了!”玉溪人汪玲看完丽江演员的下乡演出,赞不绝口。昨日(12月12日),玉溪市春和镇刘总旗社区广场和玉溪市聂耳文化广场上,来自丽江、原汁原味的纳西族歌舞、彝族器乐、普米族声乐吸引了玉溪人的关注。

这是丽江代表队到玉溪后的首台下乡演出。此次,丽江代表队抵达玉溪,是为了参加由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中共玉溪市委、玉溪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云南省第十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展演为期5天,丽江代表队将于12月14日第三台演出亮相。

据悉,丽江市共组织了三个节目参加展演,分别是纳西族传统类声乐《热美蹉》、普米族传统类声乐《火塘恋歌》以及彝族传统类器乐《弘货瓦则》。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展演的热美蹉将流传于丽江宝山石头城的《拉伯热美》、大东乡的《热美蹉》和塔城乡的《喜笃热》有机串联起来,为观众展现了别样的纳西族“热美蹉”。

丽江代表队成员介绍,《热美蹉》是广泛流传于纳西族聚居区的一种极为古老的民间歌舞,于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地域和语言发音的差异,不同的地区的“热美蹉”其称谓及唱腔有所区别。《热美蹉》最为显著的特征是诗、歌、舞融为一体,自成套路,无音阶和音列,无乐器伴奏。歌舞者少则十余人,多则成百上千人,不分男女长幼,手拉着手围圈唱跳。

《弘货瓦则》是小凉山彝族传统器乐节目。口弦彝语称为“弘货”,是小凉山彝族民间最为常见的乐器之一。彝族青年男女一般把口弦装在一个精致的小竹筒里,挂在胸前,既可作为装饰物件,又可随时取出弹奏,以抒发情感。口弦音乐的旋律与彝族语言中四个声调起伏走向一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

《火塘恋歌》是普米族传统声乐节目。火塘文化承载了普米族的传统文化,火塘是普米族举行各种传统仪式的神圣殿堂。《火塘恋歌》表达了普米族人民对党的热爱和忠诚以及在党的领导下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感激之情。


就爱去文旅全媒体 龚静阳 文 赵泽华 图

责编 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