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一年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称三月节、踏青节。这一时节,大地万物吐故纳新、生机勃勃,到处呈现清新明丽的盎然春意。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在发展演变中吸收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民间自古有踏青、插柳、植树,拔河、放风筝、荡秋千等多种习俗,同时,各地的人们都会进行扫墓祭祖、以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来缅怀先辈。
杨士斌 摄影
礼敬祖先、慎终追远,历经几千年传承践行的祭祖礼俗,赓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们更加怀念那些为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革命先烈。在这个清明小长假里,让我们一起踏寻那些烙印在苍洱大地上的“红色足迹”,重温红色历史。
大理是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活动和建立党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光是革命老区县就有5个。由贺龙、任弼时、萧克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主力部队共经过祥云、宾川、鹤庆三个县的25个乡镇、329个村落,行程301公里,在大理州各族人民心中播下的革命火种,星火燎原……
大理市
周保中将军纪念馆
纪念馆位于周保中将军的故里大理市湾桥镇上湾桥村,一共五间展厅,分为“苍洱毓秀”“白山黑水”“碧血千秋”“儒将风采”“锦绣湾桥”五个篇章,集中展示了周保中的出生及赴东北参加抗战前的事迹、领导东北抗日战争14年以及主政云南期间的事迹。
大理市烈士陵园
英雄虽逝,英名永存。苍山脚下的大理市烈士陵园正中央,烈士纪念碑静静矗立,诉说着烈士们不朽的英雄事迹;烈士浮雕纪念墙,记载着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民族解放所作出的努力斗争,是大理“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基地。
祥云县
东城门及钟鼓楼(红二军团过祥云城战斗旧址)
1936年4月15日,红二、六军团从富民兵分两路向滇西进军。红二军团在贺龙、任弼时等军团首长的带领下攻克楚雄、南华,17日进入祥云。途经祥云县九乡一镇,六十多个村庄,计81公里。
4月19日凌晨,红二军团前卫六师十八团乘敌不备,袭占祥云城,大队红军顺街挺进,控制了钟鼓楼,把守了大街小巷的要道和路口。
红二军团指挥部遗址(将军第)
攻占祥云城后,红二军团在祥云城北中街23号设立指挥部,并在这里居住、指挥。红军在县城开仓放粮、赈济贫民,并把没收土豪劣绅的财物分给贫困百姓,向当地群众宣传红军政策,革命火种在祥云生根发芽。
王复生、王德三故居
王复生是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19位发起人之一,是云南籍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员;二弟王德三是陕北党组织的主要创建者和重要领导人之一,是云南人民解放之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任省委书记;三弟王馨廷在一次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学生运动中英勇牺牲,时年仅16岁。
王复生、王德三故居位于祥云县刘厂镇王家庄村委会王家庄村80号,是“一门三英烈”王复生、王德三和王馨廷兄弟三人出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的地方。布置有红色云南、播火先驱、红星闪耀、燎原烈火、祥云热土、红色传承六大板块的展出,是著名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也是祥云县一张闪亮的红色名片。
王孝达烈士故居
王孝达,1901年出生于祥云县城一个书香世家,1925年转为中共党员,同年赴广东参加北伐战争,后到广东农民协会开展农运工作,1927年4月15日被捕,同年9月5日英勇就义,时年二十六岁,是大理州最早牺牲的中共党员。
宾川县
新庄村
红军二、六军团占领祥云城后继续北上,进入宾川境内的第一村便是新庄村。走进新庄村,复古的红墙上还保留着“坚定理想、艰苦奋斗、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红色口号,随处可见的红旗飘扬在村民们的房前屋后。
当年的临时指挥部被修缮成红军长征纪念馆,除了展示红军将士长征的历史片段,还保留了当时红军将士使用过的一些旧物件,锈迹斑斑的油灯、小号,缝缝补补的棉被……仿佛还留有当年的红色与余温。
红军长征过大理陈列馆
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宾川时,红四师的指挥部驻扎于宾川县州城镇周官营村清末举人李荫华的故宅内,同时在北厢房西山墙上留下了“打倒卖国的南京政府!红二政宣”的标语。这条标语是大理州境内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一条红军宣传标语。
陈列馆以红军长征的时间路线为主线,用历史图片、文物和文物复制品、场景布置、灯光音效等方式,展现了红军长征的概况,红军长征过祥云、宾川、鹤庆和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概况,再现军民鱼水情实景。
南薰桥
南薰桥位于宾川县城南12公里的州城镇南钟良溪上,1936年4月20日,红军二、六军团长征过宾川时,在此打响了攻打宾川县城的战斗,经过一天的激战,红军攻克州城后,继续北上。
鹤庆县
红军长征过鹤庆纪念碑公园
1936年4月21日,红二、六军团由宾川进入鹤庆县境内,途经鹤庆7个乡镇、46个行政村,住宿村寨87个,行程110公里,历时6天,在鹤庆各族人民心中点燃了革命的星星火炬,形成了燎原之势。
公园内的红军长征过鹤庆纪念碑高19.36米,纪念碑背后是3.2米高、39米长的红军长征过鹤庆纪念浮雕群,由十二幅画面构成,以长卷的手法镌刻着红军长征过鹤庆时的生动情景。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夏仕华 文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 祥云县文化和旅游局 宾川县文化和旅游局 鹤庆县文化和旅游局 图
编辑 沈艺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