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律动——西双版纳生物与民族多样性考察创作”活动正在进行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陈大衡 通讯员 高翔 周睿 杨婷 张雪宇 文/图)近日,2021年西双版纳“云过泼水节”系列活动之一的“生命之律动——西双版纳生物与民族多样性考察创作暨艺术展”项目正式启动。长期居住于中国的2位德国与1位法国艺术家 ,以及来自云南的傣、汉、基诺、回、彝和纳西族等6个民族的13位中国艺术家一起来到“南国明珠”——勐仑镇考察和创作。

(生命之律动  苏善书 Pierre Alivon【法国】)

(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副部长、“生命之律动”项目组组长许云华与艺术家们交流)

据介绍,该项目以“生物与民族多样性”为主题,通过西双版纳在地人文考察创作及举办艺术展,期冀从多元的艺术视角、跨学科的人文与自然考察、持续的在地体验与创作,深入挖掘本区域传统与当代美术的审美特质,创造具有原创性的艺术作品。“这样的在地美术创作和展览为公众提供了一条在视觉领域发现西双版纳独特民族文化和艺术精神的可能途径”,项目负责人表示。

(许又凯研究员与项目艺术家合影)

(陈文有工程师与项目艺术家合影)

其间,项目团队在策展人高翔、周睿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并进行了夜游考察。中外艺术家不仅在罗梭江上的吊桥漫步,还赴植物园听取许又凯研究员讲授的“西双版纳的植物与民族文化”以及陈文有工程师讲授的“我和版纳植物园”讲座。两场讲座让艺术家了解了西双版纳傣文化概况、植物与医药文化等关系、植物园在科研与艺术结合方面所做的实践活动等内容,让艺术家对接下来的创作有了更多元的思考。

(艺术家在八角楼客栈合影)




(艺术家在植物园考察)

据了解,西双版纳植物园立足中国热带,面向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开展以森林生态学、资源植物学和保护生物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与本次艺术创作的主题“生物与民族多样性考察”相契合,活动使各位艺术家们对亚热带植物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与感受,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植物园党委书记杨永平与中外艺术家代表合影)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党委书记杨永平与艺术家们交流时表示,非常欢迎这种国际性的艺术在地项目落地植物园。双方还就今后项目的交流合作进行了探讨。

(艺术家唐志冈在创作)

(艺术家高翔在创作)

(艺术家马云在创作)

(艺术家博瓦·公高在创作)

(艺术家张鑫在创作)

(艺术家艾恩(左) Arnd Christian Müller(德国)与苏善书(右) Pierre Alivon(法国)在创作)

(艺术家米卡Mica (德国)在创作)

(艺术家周睿在创作)

(艺术家陈楠在创作)

(艺术家车白在创作)

(艺术家岩温叫在创作)


(年轻艺术家们在创作)

据了解,在地考察与创作的14天时间里,中外艺术家将一边考察、一边在勐仑镇八角楼客栈安排好各自的创作,持续进行架上绘画、装置、新媒体、影像与雕塑作品的构思与创作。

视频 苏善书

责编 李舒琪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