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孙思漫 文)近年来,屏边县大力实施“旅游+互联网”战略,以“一部手机游云南”和“数字小镇”建设为契机,用“智慧旅游”为游客带来出游新体验,助推“美丽苗乡 森林屏边”实现华丽转身。2020年,屏边县累计接待游客986725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7068.10万元。
(游客服务中心“一部手机游云南”引导牌)
加快文旅发展步伐 夯实智慧旅游基础
屏边县立足文旅融合发展,积极发挥“旅游+”释放效应。重点打造滴水苗城特色小镇,完成滴水苗城国家4A级景区、滴水苗城旅游度假区、云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申报工作;有序开发康体户外产品,1903屏边国际步道、七彩云南1903屏边大围山原始森林越野赛等一系列新产品、新业态,助推屏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建成了大围山锦江度假酒店、牧羊河山水度假酒店、红堆酒店、云梯酒店、苗乡印象客栈、桂舍等一批精品酒店和民宿;挖掘民族特色产品,新增牧羊河畔民族风情购物街区,成功打造出苗族刺绣产品、“妃子笑”荔枝、中华红心猕猴桃、花米饭、油炸肉等特色旅游商品。
(红河屏边滴水苗城城门广场)
找准智慧应用场景 凸显旅游特色
近年来,屏边上线了滴水苗城特色小镇和大围山国家公园8路慢直播,取景于滴水苗城城门广场、苗文化中心、牧羊河溪流湿地公园、廊桥、大围山观云海、水围城、一线牵吊桥等特色景观,突出展示屏边县“山、水、林、苗、城”特色,其中滴水苗城城门广场和风雨廊桥被列为红河精品直播流推广。
(红河屏边滴水苗城牧羊河拱形廊桥)
“春天的牧羊河湿地公园,百鸟争啼,一片生机勃勃之景……”滴水苗城特色小镇、大围山国家公园四季、男女音、中英文语音讲解词录制上线,融入苗族背景声乐及苗族文化内容,凸显屏边民族文化特色。滴水苗城特色小镇手绘地图同语音讲解融合上线;全县13座旅游厕所上线“游云南”APP,其中5座为智慧旅游厕所;特色小镇内2座智慧停车场建设工作已完成;在景区景点、游客服务中心、宾馆酒店、餐厅等场所设置“一部手机游云南”系列宣传标识标牌40余组,宣传海报80余张。景点导览、游览线路推荐、找厕所、找服务点、找停车场、识花草、找拍摄位等各项功能,充分植入应用场景,展示屏边独特美景,游客连连称赞“好看、好用、好方便”。
(红河屏边大围山观云海)
持续推进数字建设 提升智慧旅游水平
积极打造滴水苗城“数字小镇”项目,建设数字化景区。一是实施网络覆盖专项提升工程,目前屏边县已实现4G网络全覆盖,滴水苗城特色小镇、县城区域共有15个5G信号基站,已实现5G网络基本覆盖。二是建成滴水苗城数字指挥中心和综合管理平台,可实现车辆、人脸识别和数据分析,实时环境、智慧停车场、智慧厕所监测和综合分析等功能,以及完成各项数字化建设项目,包括5G+AR、无人机巡检、高清直播、智慧安防、无人商店、无人书吧、指挥中心传输、特色小镇等服务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3034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300万元。
(屏边滴水苗城数字指挥中心)
构建服务管理体系 全力保障游客权益
屏边县着力深化旅游服务管理,有效规范旅游市场监管,遏制旅游乱象,督促涉旅经营户服务品质的提升,营造良好的旅游经营与消费环境。一是根据规模、环境、服务、产品特色等条件,择优上架酒店和餐饮企业,目前上线宾馆酒店10家、餐饮企业20家。二是开展涉旅经营户诚信评价,完成企业规范、品质指数评价,以及企业图片信息采集录入工作。三是建成全县投诉处置平台,实名激活投诉账号共计37个,实时在线做好投诉接处工作,自使用“一部手机游云南”投诉平台以来,我县共接到投诉件9件,均在2个小时以内办结,游客满意率为100%。
(游客服务中心30天无理由退换货)
屏边县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
编辑 沈艺
审核 代基凯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