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大理州博物馆社教活动——“干栏式房屋”报名开始了!

干栏式房屋

早在新石器时期的大理,远古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建造干栏式的房屋,大理的“银梭岛贝丘遗址”“宾川白羊村遗址”“永平新光遗址”等都有干栏式房屋的遗迹,特别是在剑川海门口遗址,考古学家在剑湖畔出土发现了目前国内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滨水木构干栏式建筑遗迹。大理州博物馆也收藏了大理州制药厂东汉墓出土的干栏式房屋模型。干栏式建筑有什么特点?其建筑模式与哪些因素有关?欢迎小朋友们走进大理州博物馆,参与我们的社教活动!

1、活动时间

2021年4月17日(星期六)下午14点

2、活动地点

大理州博物馆社教活动室

3、活动内容

●参观大理州博物馆《回眸大理——大理通史展》的干栏式房屋建筑。

●讲解干栏式房屋建筑的相关知识。

(大理州博物馆收藏的东汉墓出土的干栏式陶房模)

●带领同学们制作干栏式房屋模型。

●完成手工作品后,请同学们谈谈对于活动的感想,最后合影留念。

4、活动对象

11岁—13岁少年(限25人,额满为止)

5、活动报名

●电话预约:0872-2124851

●扫大理州博物馆社教活动群二维码预约报名。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4月16日(星期五)

6、注意事项

●活动期间,请家长配合工作人员引导,确保孩子安全。

●活动期间,遵守博物馆的相关规定,不大声喧哗、吵闹、不乱丢垃圾,不破坏公共财物。

●此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大理州博物馆所有。

背景知识

干栏式房屋是远古时代南方百越部族的建筑风格,考古发现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是河姆渡干栏式建筑,古时流行于南方百越族群的居住区。《博物志》云:“南越巢居,北溯穴居,避寒暑也。”这种建筑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干栏式建筑可以防震等。

这种建筑模式适合居住于雨水多比较潮湿的地方,主要流行于广西中西部、云南东南部、贵州西南部和越南北部等地区。

本次活动免费参加,期待小朋友们踊跃报名,积极参与我们的活动!

我们在大博等你哦!

来源 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