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临沧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五一”假期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消防安全、文物安全、景区安全等工作作进一步安排部署。
就党风廉政建设,会议要求,全市文化旅游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对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内容,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过节不忘责任,过节不忘安全,过节不忘纪律,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把假日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落实“一岗双责”,筑牢防腐思想堤坝,确保文化旅游系统各项安全措施落实落细。
就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要求,全市文化旅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出成效见实效;要按照中央、省、市安全生产相关要求,扎实开展好“五一”假日景区景点、文物保护单位、非遗场所、KTV网吧、馆所、歌舞娱乐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要继续按照全市文化旅游领域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实施方案部署要求,全面排查安全隐患,采取“四不两直”暗访抽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等方式,实施精准检查、精准整治,狠抓各项防范措施落实,确保“五一”假期安全工作抓细、抓实。
就疫情防控工作,会议要求,“五一”假日期间,各县(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压紧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严防死守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各项防控工作,确保全市文化旅游行业安全平稳有序;景区严格按照“预约、限流、错峰”的要求,实行门票预约制度,引导游客间隔入园、错峰旅游;剧院、馆所、KTV网吧严格按照相关疫情防控要求,有序推进开放管理和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边境三县要按照当地疫情指挥部的部署要求,结合中央、省、市相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相关通知要求,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坚决守住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阵地。
就消防安全工作,会议要求,全市文化旅游系统要把消防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抓细抓实。要加强源头管控,把消防安全落实到文化旅游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规划、设计、管理都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要求。要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全面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力度,夯实消防安全基础。要加强专业救援能力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不断提高应急救援水平,确保急时拉得出、打得赢、真管用。要抓好安全宣传教育,加强消防应急演练,提高文化旅游系统安全防范意识,筑牢消防安全防线。“五一”假期在即,尤其是近期迎来大风天气,旅游景区点、文物保护单位、非遗场所、馆所、KTV网吧、演艺娱乐场所防火进入特险期。各县区文化旅游部门要高度重视、全力抓好防火工作,以县区为单位,全体动员、明确责任、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防火工作全天候、全覆盖。
就文物安全工作,会议要求,全市文化旅游系统干部职工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要提高对文物安全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明确领导责任制,认真组织落实各项文物安全保护措施,要逐个环节,逐个部位实行目标管理。“五一”期间,务必坚持全天24小时值班巡逻和领导带班制度。进一步完善处置突发文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问题,要做到反应迅速、处置妥善,并向相关部门迅速上报相关信息。
就景区安全工作,会议要求,各县区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和底线思维,把旅游景区开放管理各项工作抓实抓细。“五一”假日期间要坚持防控优先,确保有序开放;坚持客流管控,加强景区入口、重要游览点等重点区域和重要节点管理,严防人员瞬间聚集;要推动实施预约制度,引导游客间隔入园,错峰旅游;要加强风险排查,做好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要加强宣传引导,妥善应对舆情,加强文明提示,倡导文明旅游新风尚。要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和假日旅游各项工作,强化旅游包车、食品安全管理,完善防汛备汛、火灾防控措施,加强综合执法监督,做好假日值班及信息报送工作。加强督导检查,推动旅游景区切实承担企业主体责任,确保旅游景区开放管理及“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各项工作平稳有序。
会议还对乡村旅游、旅游固定资产投资、全域旅游、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公共文化、舞台艺术等重点工作作进一步安排部署。八县(区)文化旅游局还就当前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文物保护、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文旅市场综合整治、非遗传承、乡村旅游、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公共文化、舞台艺术等工作作汇报发言。
来源 恒春临沧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古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