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木琼晓 文/图)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15”)将于2021年10月11日-24日在云南昆明举办。为全面展示丽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特色和亮点,更好的服务和满足社会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信息需求,提升公众生物多样性知晓率及保护意识。5月20日,丽江市召开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闻发布会,邀请了丽江市林业和草原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以及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丽江高山植物园、云南省农科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就丽江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丽江属“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腹地,是全球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特种最丰富、特有物种最集中、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同时,丽江地处滇西北高原,金沙江流经全市境内615公里,是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宝库,是滇西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2000年,丽江被国际环保组织CI确定为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2003年“三江并流”核心区丽江老君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2004年拉市海被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批准为国际重要湿地。
(伴藓绿绒蒿)
据丽江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耀军介绍,目前,丽江市所在的横断山地区是中国三大特有物种起源和分化中心之一,拥有全国三分之一的高等植物,而且许多物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利用价值,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储备和“生物物种基因库”。据统计,该地区记录有种子植物7954种,其中分布有中国特有种5079种,横断山特有种2988个,滇西北特有910种;中国特有种子植物受威胁等级物种共116种,其中极危等级物种9种、濒危等级物种28种、易危等级物种79种;分布有83科324属2026种野生花卉和观赏植物,用材树种达200余种、药用植物2000余种、饲用植物400余种,以及大量的油料植物、香料植物、野生蔬菜等。该地区生物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生物种质资源基因库。此外,丽江全市共记录兽类112种,鸟类446种,鱼类70余种。
据了解,一直以来,丽江市高度重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近年来更是抢抓机遇,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纲要》的目标和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席会议精神以及《丽江宣言》《腾冲纲领》和《西双版纳约定》,以《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为工作重点,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滇金丝猴)
近年来,丽江市委、市政府更是高度重视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开展了大量工作,曾创下低纬度、高海拔产区水稻四年7次世界最高单产纪录,连片大麦全国最高亩产纪录,马铃薯种植全省最高单产纪录,油菜种植全省最高单产纪录。2020年丽江市重点优势生物产业基地面积达到447.8万亩,较2019年全年增长18.54%,实现产值207.37亿元。
2021年,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云南省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丽江库,云南省农科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的云南省省级高山经济作物种质资源圃,云南白药集团太安生物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的云南省省级药用植物滇西北种质资源圃,华坪县有机晚熟芒果研究中心的云南省省级芒果华坪种质资源圃,“一库三圃”被正式确定为第一批省级作物资源圃(库)26个项目之列,并纳入云南省“十四五”种业提升工程项目进行重点建设。宁蒗黑头山羊、宁蒗黑绵羊、永胜他留乌骨鸡、丽江猪、新丽江马被列为全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拉伯高脚鸡被列为全省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腋花杜鹃)
据介绍,到2025年,丽江市将力争建成"一库五圃",初步形成本地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在经济作物、高山花卉、中药材等特色领域建成一批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种质资源保护基地、遗传资源基因库。为优异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提供基础保障,使优异特色地方种质资源得到充分保护开发利用,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贡献。
部分图片由丽江市委宣传部提供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