筇竹与中国传统文化——美物:筇竹

《云南省情系列微视频》

美物系列之——筇竹

伟邛崃之美竹,初发迹于牂牁

有山而不险,有水而无波

金声而玉节,故贯四时而不改其柯

郭子遗我,扶余涧阿

坐则倚胡床棐几,行则随青笠绿蓑

吾衰也久矣,视尔畏友

予琢予磨

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则涪皤不负筇竹

危而不扶,颠而不持,惟筇竹之负涪皤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一首《筇竹颂》

道尽了筇竹的书意风流

(筇竹)

筇竹,又名罗汉竹

喜阴凉湿润、伴木而生

竹节鼓突、清风瘦骨、姿态秀美

它分布在金沙江流域的狭长地带

昭通市大关县是主产区

来自太平洋的暖湿环流与

南下的干燥气流在这里交汇

形成多阴雨、湿雾的气候

润育了筇竹扎根的土壤

而筇竹作为大自然馈赠

成为了大关县一张亮丽的名片

(筇竹林)

大关县有天然筇竹林20.83万亩

人造筇竹林23.43万亩

筇竹面积占

全球筇竹资源总量的50%以上

1984年筇竹被《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

首批公布为两个保护竹种之一

2018年大关县被中国林学会授予

“中国筇竹之乡”称号

成为云南首个“中国竹业特色之乡”


筇竹杖

据《史记·大宛传》记载

早在2000多年前

张骞出使西域

便“在大夏时,见筇竹杖、蜀布”

这种中国独有的中小型竹类植物

就这样沿着“五尺道”

人背马驮,在崎岖的小路上

伴着悠悠马蹄声

千里迢迢经大关至西域

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声名大噪

而筇竹杖也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

融入了中华文明的血脉

(古代文人手持筇竹杖)

似乎中国的文人墨客

只要一柄筇竹杖傍身

忠孝、谦逊、坚韧

这些筇竹所蕴涵的文化精神

就可以与他们融为一体

一如苏轼一般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高歌迈步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途中

除了诗人墨客

筇竹杖同样支撑着佝偻之躯

搀扶着耄耋之人

早在汉朝便有“七十赐杖”的传统

以示朝廷尊老

“扶老竹”所采用的筇竹

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涵义


筇竹工艺

早在民国时期

大关境内便有竹手工艺人

擅长以竹造纸、精制竹扇、雕刻竹筷

竹编斗灯雀笼等竹制家居和生活用品

筇竹生长5年以后就会自然死去

3到4年的老竹

是加工竹工艺品和竹家具的最佳竹材

竹身每一个节突都值得“予琢予磨”

因为它们都是可塑之才

大到桌椅家具,小到毛笔、打火机

都兼具着诗意雅致和朴素务实

(筇竹工艺品)

2018年6月

大关筇竹圆竹家具参展首届世界竹藤大会

筇竹杖作为国礼赠送44个国家贵宾

同年7月,筇竹圆竹家具

在第二届国际竹产品博览会上斩获金奖


筇竹笋

三月的烟雨中

大关人都会前往万亩竹林

拾取一份筇竹的馈赠

香、嫩、脆、鲜

食物纤维丰富

(筇竹笋)

筇竹笋味压珍馐鱼肉,爽脆天成

被视为山珍之极品

不仅满足了全国各地食客的味蕾

甚至远销海外

采笋收入也就成为

竹区老百姓的重要经济来源


丛林莽莽、竹海深深

漫步于筇竹林

蜿蜒于莽莽群山之上的筇竹

在文人骚客的笔墨渲染下

更添一份诗情雅致

清风吹拂,筇竹摇曳

在微风之中低声呢喃着

那独属于大关人的传奇

来源:云南地方志

见习编辑 刘榕杉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