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实习记者 伍迪 文/图)5月21日,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6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专题发布会在海埂会堂举办。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云南省教育厅、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相关领导联合发布了云南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关情况。
确保脱贫不返贫、振兴不掉队
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思泽表示,到2020年底,全省93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5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体脱贫,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截至目前,通过动态管理,全省新识别边缘易致贫户469户1852人、新标注脱贫不稳定户699户2698人。通过动态帮扶,边缘易致贫户标注消除致贫风险10.67万户38.75万人、脱贫不稳定户消除返贫风险9.78万户38.68万人。
今年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站在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新起点上,要持续推进脱贫地区群众实现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发展,确保脱贫不返贫、振兴不掉队,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做好产业扶贫 推进产业帮扶全覆盖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胡波介绍到,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合作社绑定农户、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帮扶全覆盖的工作要求,省农业农村厅推动合作社绑定农户发展、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发展,加强“双绑”机制动态监测和管理、“双绑”机制运行支持力度,形成“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和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户诚信履约,让农户尽可能多地分享产业发展收益。
打牢危房安全稳固、遮风避雨
有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情况,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志勇表示,截止5月20日,云南省已完成农村房屋排查692万户,全面排查进度约完成99%以上;全省有经营性自建房28.8万户,存在风险9646户,完成鉴定8998户,鉴定率达到93%以上;经营性自建房安全隐患整治完成652户,整治率12%以上。
全省累计安排中央和省级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256.73亿元,解决了超过130万户约500万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改造后的农房达到了“安全稳固、遮风避雨”的要求,实现了4类重点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的工作目标,历史性地解决困扰云南农村贫困群众千百年的住房安全问题。
全民健康才能全面小康 稳固长效健康扶贫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邓斯云表示,云南省实施健康扶贫以来,全省88个贫困县每县至少有一所公立医院达到二级医疗机构服务水平能力,每个乡镇和每个行政村都有一个标准化卫生院和卫生室。2016年到2020年,县域内就诊率从82.68%提高到92.94%。贫困人口实现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住院报销比例从2016年的61.15%提高到2020年的90.33%,人均自付费用也从2016年的2441.63元降低到696.01元。对贫困人口实施大病专项救治、慢病签约服务管理,救治贫困人口36种大病患者18.39万人,实施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565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报服务。实现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有制度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未来将持续做好因病致贫返贫监测预警和精准帮扶、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达标动态管理、大病专项救治、慢病签约服务管理等重点工作,确保了全省健康扶贫工作的持续稳定。
一以贯之地抓控辍保学 为乡村振兴战略助力
“控辍保学工作非常重要!是让边远地区孩子接受良好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保障,是教育脱贫攻坚的关键工程”,云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张春骅发言道。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于一体的省份,受环境条件不优、思想观念滞后、法定职责缺失、学校吸引力不足等因素影响,坚持一以贯之地抓控辍保学,才能夯实义务教育有保障的巩固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2020年,云南省全面消除因贫辍学,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超过95%以上,圆满完成“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下一步,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将坚定抓好控辍保学的决心,持续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的工作思路,坚持每月报送控辍保学月报监测数据和核查比对,坚持每月召开全省控辍保学工作视频调度会,持续通过控辍保学视频核查系统对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出勤情况进行常态化视频核查,在全省推广使用控辍保学动态管理系统,强化“互联网+控辍保学”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