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这位葡萄园主22年攒了一个红色“博物馆”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何雨珍 文)走进楚雄永仁县平安大道,在绿树成荫的道路旁,一眼就能看到永仁县民间爱国教育基地——永仁红色文化展馆,门头由红白黄三色组成,色彩饱和度极高,吸人眼球。

葡萄园种出红色“博物馆”

毛主席塑像、六七十年代的锦旗、鲜艳的宣传画……踏进永仁红色文化展馆的一瞬间,浓厚的红色文化气息便扑面而来,柜台中琳琅满目的毛泽东纪念章、泛黄的红色故事小人书整齐摆放,带着时代印记的手工刺绣锦旗,高高地悬挂在店内最显眼的位置。数不清的藏品陈列在这间并不起眼的小屋里,却仿佛把人带回了那段曾经的岁月。

这些藏品的主人,是今年46岁的胡涛,作为昭通镇雄山区里长大的孩子,家里兄弟姐妹众多,负担极大,还未成年的胡涛早早地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15岁便在老家当石匠,一干就是4年。1999年,胡涛随朋友从老家昭通镇雄来到永仁种植葡萄,那年的他24岁。刚来永仁的他没有任何葡萄种植经验,只能在农场里放牛,闲暇时刻他就会去二手市场转悠,而就是这个习惯,让胡涛在黑暗的日子里看到了属于他的光。

那是一张永兴红星水库“女石匠”的老照片,照片中在世人眼里柔弱的女子拿起了铁锤和凿子开凿石块,和身后的男子相比也不遑多让,黑白的色调也掩盖不了时代背景下人们艰苦奋斗的精神,胡涛被深深感染了,踏上了收集老物件和红色藏品的道路,从此,二手市场、偏远村落多了一个奔走的身影。

现在的胡涛不仅是永仁红色文化展馆的负责人,也已经成为了一名莲池乡葡萄园的园主,家里的收入基本都来自于种植葡萄。对他来说,葡萄园给了他和家人稳定的生活,也为他创造了收集的条件。“收集红色藏品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他说。

居民楼里凝固的红色时光

在这些漫长的日子里,胡涛的身影遍布云贵川各个角落,最远到达湖南。迄今为止,胡涛已经收集红色文物22年,藏品数量已达上万件。他的藏品包括了宣传画、锦旗、画报、老照片,还有塑像、勋章、小人书等,数量的丰富程度令人赞叹。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没有革命先烈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红色藏品是前人留给子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希望可以通过我,把曾经的红色历史展现出来。”2020年10月1日,经过胡涛的不断努力和积累,永仁红色文化展馆正式对外开放。

永仁红色文化展馆主要以三层楼组成,首层内容较多较杂,越往上东西越珍贵。令人意外的是,作为一个私人展馆,永仁红色文化展馆却不以盈利为目的,喜欢红色文化的人走过路过都可以进来看一看,坐下来与老板一起喝喝茶聊聊天。

除了红色藏品,店内陈列的“怪石”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据胡涛介绍,镇店之宝也是三块“石头”。自然天成的石头上分别有着犹如毛体书法的“毛泽东”三个字,这是他耗尽心力从湖南、东川等地淘来的,三个字的聚集大概就花了10年时间。

胡涛表示,接下来,他依然会不忘初心,将收集延续下去,如果时机成熟,他还打算扩大文化展馆规模,建立一个红色教育基地,讲述每一件藏品背后的故事,让更多的人能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张永强 图

张永强 孙兵 视频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