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召开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推进会

5月21日,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推进暨洱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业务培训会在洱源县图书馆三楼会议室召开。全县非遗传习所负责人,部分省、州、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31人参加了会议。

洱源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江梅主持会议并致辞。洱源县人大、县政协的相关领导出席并为第五批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颁发了证书。

文化遗产股股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杨盈川就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业务工作进行了培训和布置。文化遗产股干部李银顺就非遗专项资金规范使用作了培训和要求。

(洱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杨盈川就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业务工作进行培训和布置)

(文化遗产股干部李银顺就非遗专项资金规范使用作培训和要求)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作为云南历史文化最早发祥地之一,大理白族自治州历史悠久,文化多姿多彩、内涵丰富,是一个让人看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2011年3月,原文化部在大理州设立国家级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10年来,洱源县作为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工作一直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不断探索实践,突出洱源特色,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着力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非遗实践日渐活跃,传承人的精神风貌和很多非遗项目的存续状态发生了积极变化。在不断深入的实践中,洱源县非遗保护工作的认识得到深化,任务更加明确,措施更加系统,也更加富有成效。洱源县非遗保护工作进入巩固抢救保护成果、增强传承实践活力的新阶段,描绘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态画卷。

非遗保护工作是新兴事业,虽然取得诸多成绩,但仍有不少不足,认识和具体工作措施仍有诸多盲点。因此,召开这次会议是对这些年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洱源建设工作的阶段性评估,意图通过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明确生态区建设的原则、理念、目标和方向,进一步明确生态区建设工作重点。

雕梅制作技艺传习所负责人李协鼎、腊坪吹吹腔戏传习所负责人罗年祥、松鹤唢呐乐传习所负责人罗学义及其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充分肯定了目前取得的成绩,并对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中肯的希望和建议。

(参会代表李协鼎作交流发言)

(参会代表罗学义作交流发言)

(参会代表罗年祥作交流发言)

会议最后强调,全县非遗保护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工作的责任感、荣誉感;要压实责任,理清思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要坚定信心、多措并举,解决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这一建设目标,使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工作深入人心,氛围浓厚,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文旅头条通讯员 杨盈川 文图

来源 洱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