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孙思漫 文 姚智慧 图 )这里曾经是一座荒芜的山坡,拓荒者籍微薄之力,怀鸿鹄之志,垦殖绿化,铺路引水,移木造屋,蔚为大观。用特色小镇的生动实践,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这是云南省委、省政府对弥勒·太平湖森林特色小镇命名时的评语。
曾经的太平湖片区,是一片石漠化严重的荒芜之地,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在这里生存的人们经过祖祖辈辈的治理,终于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了生机。经过多年的治理,目前的太平湖森林小镇,是一个景色优美、空气质量高、功能齐备的特色康养小镇。
绿树成荫 鲜花遍地 太平湖实现完美蜕变
作为云南省首批命名的21个特色小镇之一,弥勒·太平湖森林小镇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根植到每一步的发展中。太平湖森林小镇副总经理薛高介绍:“太平湖依托特有的高原森林湖泊风貌与千亩花海打底,结合当地人文景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根本,打造生态圈为核心,把沙漠化、石漠化、环湖截污、湿地保护自然转向生态化,并以森林木屋小镇为主题,植育森林木屋文化,开发健康休闲体育等,如今,在规划面积为3平方公里的弥勒·太平湖森林小镇上,以木为形、以花为介、以水为魂、以人为本的梦想得以实现,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生态圈正在形成。”
现在的弥勒·太平湖森林小镇,是一个融“高新研发、旅游休闲、生态园林、文化艺术、科普教育、运动康体”于一体的生态化、产业化、智慧化、国际化特色高新旅游小镇。小镇内,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自然环境舒适;酒店餐厅配套设施齐全,水环境优美,是一个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景区的水上运动丰富,桨板、帆船等趣味无穷;还有可以同时容纳一千人进行会议及用餐的云南首个现代装配式木结构建筑会议中心。
多年坚持治理 特色防治走出可持续发展之路
石漠化与沙漠化、水土流失并称我国三大生态灾害,它给我们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曾经的太平湖地域,受大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原始喀斯特地貌逐渐演变成了石漠化土地。
“在太平湖的石漠化治理过程中,云南太平湖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因地制宜地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太平湖石漠化防治体系与模式,形成山顶生态林保育带、山腰绿化景观林过渡带、山底复合农林缓冲带、湖滨防护林隔离带、湿地水生植物净化带组成的立体综合生态修复体系。这套体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山顶、山脚风景各异的太平湖特色景区,提升了当地植被覆盖率的同时也增加了生态效益。”太平湖森林小镇副总经理介绍。
截至目前,弥勒太平湖森林小镇已建成4500余亩的苗木产业基地和特色花卉基地。在绿化种植的基础上,为了提供更优质生态产品,弥勒太平湖森林小镇开始了景观提升、道路改造等环境提升工程,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弥勒太平湖森林小镇山地石漠化公园的户外展区,会发现这里的山坡上种植的是成片的仙人掌,让大家更清晰的看到石漠化土地的环境现状。除了户外展示区外,山地石漠化公园还有一个占地300余平米的科普展馆,展馆将太平湖从曾经的石漠化情况严峻之地到而今绿水青山之姿的演变过程展示在大家眼前,通过图片、文字、影像等多种丰富的形态向人们展示了太平湖山地石漠化的演变史、治理史和展望三个部分,让大家在此看到太平湖的前世今生。
太平湖森林小镇内除了山地石漠化公园外,还有云上浪漫花海、大地艺术《太平公主》、三角梅园等特色景点,移步一景,美不胜收。独特美景经常刷爆朋友圈、抖音等平台,成为众多游客出游的首选打卡地。
打造特色小镇联盟 联动景区成“网式”发展
作为弥勒的4个特色小镇之一,太平湖森林小镇始终把“生态治理”作为核心。太平湖副总经理介绍:“近年来,我们积极聚焦特色小镇发展的‘特色、产业、生态、易达、宜居、智慧、成网’七大要素,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探索发展‘特色小镇联盟’,联合弥勒市的四大特色小镇以及各大景区,编织成一张旅游的‘网’,加强合作,促进弥勒市乃至红河州的旅游行业向新的方向发展。”
特色小镇联盟的形成,旨在充分发挥各方的资源优势,共同拉动区域旅游市场健康发展,形成更有效的营销推广力,以共赢互利为基础,共同发展为目标,建立友好合作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旅游市场的复苏。联盟各方将充分整合资源,实现多方资源共享、客源互推、区位互补,共同做好合作方产品的宣传、推广和品牌维系工作,最终达到合作共赢。
太平湖副总经理表示,作为“南国御养”生态圈的核心目的地,太平湖是推动绿色发展的践行者和实干家,未来,这块土地的森林覆盖率、森林康养功能、水土保持效益等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因子都将发挥巨大效能,石漠化将得到根本性扭转,一个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宜居宜业宜游更宜人的新太平将更引人瞩目。
部分图片由 太平湖森林小镇 提供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