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建党百年 看保山谱写的新时代篇章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刘娅娟 文)回顾百年奋斗史,保山和全国全省一道,在党的领导下,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实现了从贫困落后到全面小康、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从封闭落后到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到人民幸福的历史性巨变,书写了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篇章。6月2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保山专场在云南海埂会堂召开,发布会上,中共保山市委书记杨军介绍了保山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谱写的保山新时代赶超跨越的新篇章。

(新闻发布会现场)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人民更加幸福

近年来,保山市始终坚持一切工作向脱贫攻坚发力。经过8年多锲而不舍地勠力攻坚,保山贫困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新硬化农村公路1.5万公里、新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394件、新建改建校舍96.25万平方米、新建村卫生室421个,昔日群众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全面解决;1.7万户7.2万人搬迁群众喜迁新居,9.13万户群众危房变优居,12.9万脱贫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增收。全市3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1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布朗族、佤族等“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体脱贫,兑现了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庄严承诺,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正迈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隆阳区杨柳乡联合村扶贫车间)

在此基础上,保山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重要指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积极实施“一平台、三机制”建设和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司莫拉、潞江坝等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经济发展成效明显 实力更加雄厚

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和高速度相统一,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主要指标增速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保山中心城市  孙亮摄)

经济总量迈上千亿元台阶,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389.96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052.58亿元,年均增长10.8%,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三年增速排名居全省第1;人均生产总值约4万元,为2012年的2.6倍;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由222.63亿元增加到1048.1亿元,为2012年的4.7倍,年均增长26.7%;全部工业增加值由100.06亿元增加到216.91亿元,年均增长1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65.26亿元增加到427.8亿元,年均增长1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35.55亿元增加到65.5亿元,年均增长9.8%;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由483.2亿元、312.24亿元增加到1086.37亿元、1050.86亿元,年均增长11.3%、16.3%;引进市外到位资金由184.89亿元增加到1007.05亿元,年均增长32.5%;民营经济增加值由160.09亿元增加到576.2亿元,年均增长11.3%,占全市GDP的比重由41.1%提升至54.7%。三次产业结构由29∶34.3∶36.7调整为23.1∶37.3∶39.6。

产业体系不断健全 动力更加强劲

紧扣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保山市先后引进20多家500强企业,初步形成了以硅基产业、食药、轻纺、绿色化建、电子信息等五大工业为主的工业产业体系。目前,保山的工业硅产量占全省40%、全国10%左右,单晶硅棒生产成为全省最大、全国知名的生产基地。保山产业园区先后被列为云南省重点培育十个千亿园区之一、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云南省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产业示范基地;腾冲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列为云南省四个重点培育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园区之一。

(昌宁县湾甸“七彩田园·阳光玫瑰”葡萄庄园)

紧扣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重点推进10个万亩规模农业示范区和年出栏50万头肉牛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褚橙”等项目进入收获期,腾冲市被评为省级“一县一业”中药材示范县,隆阳区、昌宁县被评为咖啡和茶叶特色产业县,施甸县入列国家区域性常规稻良种繁育基地,一批产品被评为云南省“十大名品”,在全省2019年度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单项考核中,保山排名全省第二。

(姚关野鸭湖 七子影视 摄)

紧扣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积极培育生态康养、文化旅游、户外运动、研学科考、乡村田园、边境跨境旅游等文旅新业态,引领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专项旅游等复合型旅游升级,全市建成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6个,实现县县有4A级景区。腾冲市创建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特色旅游城市、旅游强县,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隆阳区香柏场列入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名单,腾冲市江东社区、司莫拉佤族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腾冲市和顺古镇创建5A级景区通过国家景观质量评审。2020年,“旅游革命”评价居全省前列。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环境更加宜居

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原则,保山市先后实施了地下综合管廊国家试点项目、“三个万亩”生态廊道工程、棚户区改造、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城市双修”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达94.3平方公里,较2012年新增28.5平方公里;建成城市道路649.8公里,较2012年新增272.5公里;建成区绿地面积达3480.5公顷,较2012年增加1446.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3平方米,较2012年增加4.7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36.5%,较2012年提高7.8个百分点。

(隆阳城  孙亮 摄)

中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奖,入围“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腾冲市、昌宁县创建为国家级园林城市,隆阳区、施甸县、龙陵县创建为省级园林城市;保山市、昌宁县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示范县;腾冲市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龙陵县、昌宁县创建为云南省文明城市;在全省首批实现5县(市、区)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5个乡镇(街道)实践所、749个村(社区)实践站全覆盖建成,其中腾冲市、隆阳区分别被列入全国、全省首批试点,其他3个县今年也均被列入省级试点,在2020年全国和全省首批试点考核中,保山是全省唯一试点全优秀的州市;五个县(市、区)全部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4个县(市)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获全省通报表扬;腾冲市、昌宁县、龙陵县先后被命名为云南省美丽县城;隆阳区、腾冲市和16个村被评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示范村;和顺古镇和银杏小镇被命名为“云南省特色小镇”;130个村庄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总数居全省第一。

基础设施持续改善 支撑更加坚实

以“五网”建设为重点,保山市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构筑起了一张从天上到地下、从陆地到水面、从有形到无形的现代立体交通能源信息网,保山大地旧貌换了新颜。全市综合交通体系初步成型,通车总里程达20876公里,较2012年增加8230公里,实现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东绕城、保施、昌保、腾陇、腾猴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实现“县县通高速”,高速公路由2012年的135公里增加到2020年的480公里,高等级公路由2012年的1043公里增加到2020年的1485公里。

(大瑞铁路)

大瑞铁路大理至保山段将于今年底建成通车,保山即将告别不通铁路的历史。保山、腾冲机场旅客吞吐量均突破百万人次,成为全省唯一拥有两个百万级机场的州(市)。三个大型灌区、保山坝水生态工程等一批重点水利项目开工建设,农田水利条件明显改善,农村饮水安全短板基本补齐。新建成高标准农田170.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245万亩。能源保障更加有力,新建500千伏兰城变电站、220千伏王家山变及大寨变电站,新建及改造13座110千伏变电站、10座35千伏变电站,电力新增装机87.6万千瓦,总容量达239.2万千瓦。新建中缅油气管道275.6公里,中缅天然气管道腾冲、龙陵支线投产通气。宽带网络实现“村村通”,4G网络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建成5G基站808个,“智慧保山”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民生福祉大幅提升 日子更加红火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5331元增至2020年的1342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8907元增至2020年的36433元。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保障水平逐年提升,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保山市贫困群众丰收的喜悦 )

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各类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全面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验收,成为全省首批通过评估验收的州市。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远征军之路”被评为国家级体育旅游精品线路,腾冲马拉松被评为国家级金牌赛事。卫生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3所公立医院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验收,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保山市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为城市医联体试点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保山市用最短的时间遏制了疫情蔓延,全市12例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二代病例和医务人员感染。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扫黑除恶“收官之战”成果显著,共打掉涉黑涉恶组织团伙41个,破案480起,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198件202人。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落实,边境管控水平明显增强,命案防控等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连续2年荣膺“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城市”,先后8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先进州市”,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率和执法满意率连续3年蝉联全省第一,成为“云南最具安全感城市”。

改革开放成果丰硕 活力更加迸发

打破传统行政区划限制,保山市5个县(市、区)与保山产业园区共建“园中园”,着力破解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政府服务、市场服务、产业服务等配套难问题,降低配套成本、提高承载能力,推动工业聚集化发展。保山市突破开放发展障碍,在缅甸曼德勒和密支那设立境外工业园区,以保山到缅甸的交通网络为连接“线”,推动境内的园区(保山产业园、腾冲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境外的园区(缅甸曼德勒保山缪达经贸合作区、保山密支那经济开发区)联动发展,构建“一线两园”开放格局,保山成为全省首个建设境外园区的州市。

(缅甸曼德勒缪达工业园区)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保山市在2017年、2018年全省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中连续两年排名第1位;自全省建立营商环境“红黑榜”制度以来,在全省2019年第四季度和2020年上半年营商环境“红黑榜”通报中,我市均居第5位;深入推进国资国企、财税金融、集体产权等重点领域改革,保山被命名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腾冲政务服务模式成为全国典型,昌宁被评为“全国城乡交通一体化示范县”,施甸被列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保障更加有力

一直以来,保山市始终把高质量党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充分利用金鸡武装起义、艾思奇故居、善洲林场等红色资源,接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各级党员干部“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增强,精气神进一步提振、跨越发展信心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激情进一步激发;实行正向激励和反向追责相统一,着力提升干部选育管用水平,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忠诚干净担当的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梯次实施基层党建“推进年”“巩固提升年”“巩固深化年”“创新提质年”,扎实推进“五个一百”工程,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带领各族群众应对风险考验、战胜困难挑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强政治力量,腾冲市、隆阳区分别被确定为全国、全省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城市,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等经验做法在全省交流;坚持严的主基调,以耿梅、“3·29”专案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为镜鉴,广泛开展警示教育,认真开展“以案促改”,深入实施“污染底泥”清淤工程,着力清除民生领域的“微腐败”、黑恶势力的“保护伞”、跨越发展的“绊脚石”、政治生态的“污染源”,关牢扎紧制度笼子,持续修复净化政治生态,实现由“乱”而“治”、由“治”向“好”的转变。

(中共保山市委书记杨军发布新闻)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保山市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党的建设质量不断提升。

除署名外图片均由保山市委宣传部提供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