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下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大理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化旅游专题发布会举行。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赵薇作主题发布。
大理
有历史文化的底蕴
有美丽山水的底色
有区位资源的底气
素有“文献名邦”
“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之美誉
曾被评选为“世界生态名城”
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
近年来
大理州旅游文化产业
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形成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优势叠加的良好局面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赵薇
赵薇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大理州迎来了旅游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黄金时代,特别是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大理考察之后,大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全州文旅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大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的发展方向,围绕“风花雪月·自在大理”“原乡慢生活、梦想宜居地”主题,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文化繁荣发展,推动了大理文旅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十三五”期间
大理州旅游业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
累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2.20亿人次
同比“十二五”增长83%
累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 3524.63亿元
同比“十二五”增长172.4%
“十三五”末
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州GDP比重达19.9%
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2020年
全州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921万人次
实现旅游业总收入661亿元
赵薇从艺术创作生产成果丰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水平稳步提升、旅游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旅游要素保障更加到位等5个方面,总结了大理文化和旅游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艺术创作生产成果丰硕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理州共争取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项目7项,创作推出大型白剧《榆城圣母》《数西调》、原创民族歌舞集《家在大理》、大型花灯剧《山村·小河·月亮》《省委书记王德三》等155个剧目;实施“白剧名家传艺工程”、白剧表演人才培养计划,剑川、洱源、鹤庆、云龙恢复成立艺术团,全州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16年,大理州群艺馆、州数字(少儿)图书馆、州博物馆通史馆、州非遗博物馆建成投入使用,大理文化馆、祥云县文化馆等升级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州、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差距不断缩小;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作持续扩大;弥渡县“大喇叭·小广场”项目被文旅部、财政部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打造了一批地方特色文化活动品牌。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水平稳步提升
圆满完成洱海生态廊道建设、1806小镇搬迁项目和洱海灌区项目等项目建设的考古调查发掘工作,完成《大理州滇缅公路抗战文物资源调查工作报告》,配合国家和省开展南亚廊道考古调查工作。全州130项革命文物被省文物局公布为第一批云南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全州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圆满完成,组织完成2022年度7个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4个免费开放陈展项目立项申报。新增第七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52项,全州各级文保单位达598项。全州博物馆、纪念馆藏品数量达68627件(套)。全州各级非遗项目达719项。
旅游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十三五”期间,先后实施300余个文旅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00多亿元,大理国际、实力希尔顿、维笙山海湾等高端酒店建成运营,大理书院、太和城遗址公园等一批新业态新项目稳步实施,全州40个半山酒店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打造了华纺1958、变压工场、剑川先锋书局等一批艺术创意基地(街区),杨丽萍大剧院、目的地婚礼等一批文旅融合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同时,大理州列入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大理市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大理古城创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旅游要素保障更加到位
昆明至大理、大理至临沧动车开通,大理链入全国高铁网;楚大复线等8条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大瑞铁路建设提速,完成大理机场应急增容工程;大丽、大攀等高速公路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全力推进以“一部手机游云南”为引领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开拓新航线和新市场,不间断深入全国重点客源城市开展旅游推介,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文旅市场健康、有序、繁荣发展。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奋进新时代,担当新使命
赵薇说,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大理现场办公会对大理提出的目标要求和文化旅游工作的安排部署,坚持走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深入推进“旅游革命”三部曲,积极推进大滇西旅游环线样板示范区建设,积极打造“漫步苍洱”世界级康旅品牌,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不断提高旅游产业规模和质量,力争到“十四五”末旅游业综合增加值占比提高到1/3以上,旅游文化产业总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把旅游文化产业培育成为世界级产业,把大理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旅游名城。
发布会上,大理州交通运输局、州商务局、州市场监管局、州发改委相关领导还分别就记者关心的大理民航发展、城市IP助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打造千亿级文旅产业等工作回答了记者提问。
大理日报记者:大理州商务部门在打造城市IP,助力商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及城市消费品质提升方面,如何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
州商务局相关领导:2019年,大理州与全省同步启动了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在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中,不断丰富街区业态结构、挖掘文化底蕴、规范运营管理,推动步行街进一步适应消费升级、彰显地方特色、发挥辐射带动作用。2020年,大理市复兴路步行街被云南省商务厅认定为省级步行街;2021年,喜洲古镇、双廊小镇、剑川古城成功申报并启动第二批省级步行街改造提升项目。
大理广播电视台记者:大理州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助力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中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州市场监管局相关领导:全州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一手抓市场秩序整治,一手抓长效机制建设,通过强化旅游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建设、严厉查处旅游市场经营违法违规行为、高效办理涉旅消费纠纷投诉举报等方式,积极营造安全、放心的旅游消费环境,服务全域旅游发展,努力实现旅游市场“安全、有序、优质、文明”的目标。
云南日报记者:大理州在打造千亿级文旅产业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州发改委相关领导:“十四五”时期,大理州按照打造“445”千百亿级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做强千亿级文化旅游产业的目标。全州将会通过强化规划引领、提升旅游品质、提升智慧化水平等主要措施,力争到2025年,旅游业总收入达1500亿元以上;到2030年,旅游业总收入达2600亿元以上。
春城晚报记者:大理机场作为大理民航的金字招牌,如何在新时代发展坐标中找准定位、展翅高飞?
州交通运输局相关领导:大理民航将牢记民航在综合交通中的“先行官”使命,以“一改一开一覆盖”着力在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中先行一步。“一改”即实施大理机场改扩建,“一开”即推动大理机场航空口岸对外开放,“一覆盖”即通用飞行“县县通”,着眼大滇西旅游环线布局,规划建设10个以上通用机场,实现旅游环飞和点对点通航。 目前,正有序推进大理机场三期改扩建工作。
大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大理州市场监管部门办理游客投诉的具体工作情况怎样?近期有哪些投诉热点?
州市场监管局相关领导:省州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各涉旅行业管理部门均建立了相关的游客投诉举报工作机制。一是通过“一部手机游云南”、旅游部门投诉热线、12345政务服务平台以及其他各类信访渠道转交市场监管部门处理的旅游投诉举报,二是由市场监管“12315”平台受理旅游投诉举报。根据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系统数据分析,近期全州旅游投诉主要集中在餐饮和住宿服务消费纠纷、专业技术服务消费纠纷、食品安全问题、珠宝首饰购销纠纷四方面。
云南法制报记者:“十四五”期间,对大理州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什么政策?
州发改委相关领导:“十四五”期间,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政策主要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专项债券资金、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三方面。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金敏 文
大理州文旅局 供图
编辑 沈艺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