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举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来自全国各地及省内的百余名社科、民族学专家学者齐聚红河,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深入研讨。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2020级法律(非法学)李琛、杨波、王希楼三位同学受邀参与研讨。
(开幕式现场)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中共红河州委、红河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实践经验,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理论创新,指导边疆民族工作取得更大成就。
(三位同学与光明日报云南记者站副站长在一起交流)
10日上午,开幕式上,中共红河州委书记洪正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天晓、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杨正权、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拉玛·兴高依次致辞。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何祖坤、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索端智、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李正洪、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副校(院)长黄颖、红河学院副教授何绍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研究员沈向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七位专家依次进行了主旨演讲。
10日下午,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强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研究”“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云南实践研究”4个主题进行平行论坛,深入探讨交流。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2020级法律(非法学)李琛、杨波、王希楼三位同学受邀于平行论坛3依次进行发言,发言题目分别是《进一步实施语言文字法推动云南“直过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建设:内涵、意义与路径》《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角度出发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位专家学者围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文化路径,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立法和规划工作,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新工作载体和方式,打造文化交流平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来源 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