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景区促文旅融合,昭通永善茂林永安湿地派格兹房车露营地创建初具成效

2019年,玉溪鹏程运输有限公司投资3000余万元在昭通市永善县打造的派格兹房车露营地,是一家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户外运动、餐饮娱乐、康体养生为一体的绝佳场所。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成为昭通市永善县展示各民族文化、彰显民族团结进步风貌、促进族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

高站位谋篇布局 让民族团结进步的旗帜树起来

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启动以来,茂林镇党委政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立足当地实际,推进五项举措,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景区促文旅融合”,扎实做好永安湿地派格兹房车露营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茂林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把“民族团结进景区促文旅融合”工作放到战略全局的高度思考和谋划,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和责任清单。成立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包村领导任副组长,各站所负责人、永安村支书主任和永安派格兹房车露营公司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创建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站所齐抓共管、公司协同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强大合力。

多举措宣传引导 让民族团结进步的氛围浓起来

在创建工作中,永善县镇村两级创新宣传载体和方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展板、标语、微信、广播等形式广泛宣传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的基础上,向游客宣传普及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法律法规。二是打造特色示范展区。结合当地民族特色实际,加大创建民族团结进景区宣传工作投资力度,在房车营地清真饮食服务中心建成“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微展区”,为各族群众搭建一个学习民族知识的平台。三是开展文体活动进景区。由镇村两级和运营公司联合组建文体表演队,在露营地举行民族歌舞展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等,向游客展示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魅力,让各地游客在玩中学、吃中乐,加快推进旅游景区和谐发展。

抓产业助农旅融合 让景区各族群众的腰包鼓起来

永安村位于茂林镇北部,最高海拔2800米、最低海拔1800米,有国土面积27.8平方公里,全村辖22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895户4015人。

近年来,镇村两级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用好用活旅游业反哺农业政策,延长旅游扶贫产业链,按照“昭通大洋芋、世界马铃薯、扶贫大产业”的定位,以“三个全覆盖”为抓手,由支部牵头组建村级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方式,与贫困群众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协议。按照协议要求,当地农户除收取土地租金外,还能以劳力入股形式,在基地上劳作,赚取工资,享受分红。而合作社将以优惠价格有偿提供优质种苗,同时负责种植技术培训和指导,对成熟马铃薯保证收回,确保种植户“零风险”、“保增收”。

强基础惠及民生 让景区各族群众的生活美起来

镇村两级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民族团结进景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项目,累计投入475万元实施民族村寨打造、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保护建设、乡村公路建设、安置点住房及基础设施建设、人饮工程等7个扶贫项目,改善景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解决露营地及周边群众出行难、农特产品和工艺品销售难等实际困难,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另一方面加强发展“景区带动型”经济,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玉溪鹏程运输有限公司投资对进入露营地的部分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彻底改善生活环境,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齐发力文旅融合 让旅游业在乡村振兴中火起来

茂林镇独特的高山地理环境在海拔2300米的永安村大海子造就了3100余亩湿地,周围有200余亩以箭竹为主的沼泽地,还有大面积相对平缓的耕地和草场,成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颈鹤的栖息地。2018年5月,含草本沼泽湿地、灌丛沼泽湿地、永久性淡水湖湿地在内的210多公顷的永安湿地还被认定为云南省第三批省级重要湿地。

近年来,镇村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抢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良好机遇,在不影响村庄整体面貌的基础上,实行零拆迁、零破坏、零污染,还原乡土气息。引导运营公司加强湿地及周边环境保护,倾力打造草原型生态休闲度假、高山民族民俗文化体验等特色旅游品牌。建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点、物流配送中转点,开启电商销售新模式,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推介,有效破解了农副产品销售难问题,让当地文化旅游资源走出“深闺”。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代基凯 实习记者 伍迪

通讯员 黄桦 文/图

编辑 沈艺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