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赞林景区“反哺”村民,带动就业促增收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李斌嫔 文/图)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迪庆各族儿女顽强拼搏、永远跟党走,推动迪庆大地沧桑巨变,文化和旅游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记者走访了松赞林景区,探访景区通过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推动当地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成效。

香格里拉的小布达拉宫——噶丹·松赞林景区,位于香格里拉市区北部佛屏山脚下,外形犹如一座古堡,因全景区仿布达拉宫,自此被誉为“小布达拉宫”,集藏族造型艺术之大成,又有“藏族艺术博物馆之称”。

家门口就业 靠景区致富

“从景区成立以来,为两个社区村民解决了很多的困难,不但有了收入,还提高了生活质量,社区村民也越来越幸福。我现在在景区上班,不仅离家近,同时在吃住方面节省了一笔钱,而且在薪资待遇方面比外出打工收入高,而且这里的工作让我感觉很有意义。”在景区上班的小街子村村民孙甸鸿自豪地说到。孙甸鸿同时也是松赞林景区的党支部组织委员,他不仅见证了景区的发展,还见证了小街子村和从古龙两个社区近年来发生的变化。

“自景区成立以后,给我们修建了自来水厂,免费供村民饮水,解决了喝水困难问题;还给我们修柏油路,给旧房子屋顶翻新,为房屋的抗震做加固;景区还改善了我们社区的人才结构,但凡考上大专及以上学子每年补贴2000元左右的奖学金;老百姓受益的地方太多了。”小街子村村民其林邓主说到,他的眼角眉梢都是挡不住的笑意。

景区反哺带动脱贫 旅游+文化+扶贫

迪庆旅游资源丰富,这里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鲜明的民族风情。多年以来,在这片土地上,迪庆走出了“开发一个景区,保护一片森林,带动一方群众”的旅游+文化+扶贫模式,加快了脱贫攻坚的步伐。

据松赞林景区营销企划部部长孙建红介绍,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开辟了村民致富的新路子,与此同时景区40%的职工都是周边社区的村民,也有了人均近万元/年左右的稳定收入。

发展生态旅游业对当地人来说是“造血式”的扶贫,除了吸纳劳动力,解决村民就业问题之外,松赞林景区周边不少村民通过参与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发展民宿等,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快车道。

松赞林景区把周边社区建设与发展、村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不仅改善了社区村民的居住环境,还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提高了村民的思想认识,激励着他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