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困鹿山人家”,遇见“茶之博物馆”!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朱正 通讯员 周庆明 文/图)近日,普洱市宁洱县“困鹿山人家”举行“困鹿山人家日常生产生活陈列馆”“困鹿山人家传统普洱茶制作体验馆”开馆仪式,向广大游客介绍传统普洱茶制作技艺以及困鹿山居民生活样本展出。

(困鹿山人家开寨门)

困鹿山有“茶之博物馆”的美称,历史上曾为皇家御用贡茶园,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困鹿山,原名“困卢山”,傣语意为“雀鸟多的山凹”。困鹿山山高岭峻,常年烟雾缭绕,雨量充沛,山中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最高峰海拔两千多米,为茶科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及气候条件。

(困鹿山 陈发坤 摄)

“困鹿山人家”在保留原来寨脚两户民居的基础上,改造提升形成了“困鹿山人家日常生产生活展馆”,馆藏收集了一批困鹿山居民从前采茶、制茶时所用到的生产生活用具,向人们展示了困鹿山茶农的淳厚、质朴的生活方式。

“困鹿山人家传统普洱茶制体验馆”则还原了困鹿山居民制茶技艺中的的萎调、炒茶、晒茶、蒸茶和压制等一整套传统制茶用具。同时,还按清代雍正年间例贡“团茶”5款标准样为基础,由22户困鹿山茶农捐出茶样,完整复制了一套安放于馆内。

(困鹿山村民看展览)

自2007年开始,从保护困鹿山古茶园生态环境的考虑上出发,当地政府部门便开始了从古茶园内迁出农户的计划,历经十余年的努力,原困鹿山30余户茶农从茶园核心区迁出,建立新的困鹿山寨子。为保留原来困鹿山村民小组的传统制茶技艺和文化传承,宁洱县国资委投资规划设计了“困鹿山人家”寨子。

(困鹿山古茶树 陈发坤 摄)

近年来,普洱市围绕打造“普洱茶精神高地”和“普洱茶基因库”主题公园的目标定位,全力推进古茶园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困鹿山人家”展馆的开放,对于普洱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开发以及传统技艺、文化的传承具有借鉴作用。


责编 龚怡丹

见习责编 杨一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