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伟大祖国与边地少数民族的关系,如同这首唐诗中“慈母”与“游子”、“三春晖”与“寸草心”的关系,祖国是中华大地各民族共同爱戴的母亲,各民族是祖国母亲亲爱的儿女,慈母心系游子,游儿心归慈母、感恩慈母、回报慈母。
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则如同一个大家庭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大家庭中的成员都是同胞兄弟,缺一不可,一个也不能少。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多元一体的伟大祖国,共同组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多姿的中华文化,共同守护祖国的锦绣河山……
(清晨的丽江古城 杨雨萌 摄)
就像地处祖国西南滇川藏交界地区的纳西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自觉探索和实践“心归慈母”、“诚心报国”的道路。一部纳西族的历史,就是一部边地民族不断促进民族团结,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那么,纳西族是一个怎样的少数民族呢?
(木府的“忠义”牌匾 杨雨萌 摄)
(丽江古城“天雨流芳”牌匾 杨雨萌 摄)
纳西族主要居住在滇西北丽江地区。纳西族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具有突出个性特征。纳西族是一个拥有世界三项遗产的文化民族,一个自觉学习汉文化、知书达理的边地民族,一个开放进取、多元融合的少数民族。
纳西族自古尊重知识,尊师重教,在坚守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向其它民族学习,美人之美,取长补短,特别倡导学习内地汉文化及周边各民族优秀文化。多元文化在丽江纳西族地区交流互动、聚合融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谐发展。得益于此,丽江古城才发展成为茶马古道上文化交流与商品交易的重镇、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为人们喜爱的文化旅游胜地。
(纳西族的大自然神 和雨晴 摄)
纳西族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民族,一个把大自然视为“兄弟”并友好相处的民族,一个千年守护着长江上源生态环境的民族。
(黑龙潭清澈的水 和秋萍 摄)
纳西族是一个坚持特色发展之路的民族。纳西族所处的高山峡谷自然地理环境、多元文化聚合的人文环境、地处茶马古道要道的经济环境,确定了纳西族必须走符合自己实际的特色发展道路。一直以来,丽江纳西族地区都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实践文化与旅游结合,文化引领、旅游带动的特色发展新路,取得了好成果。
(雪山脚下良好的植被 和秋萍 摄)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不忘初心,方能前行。深入挖掘和弘扬纳西族“心归慈母”的优秀文化传统,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更加自觉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
来源:“纳西话賨”微信公众号
责编 马寅瑞
见习编辑 王楚云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