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普洱】普洱成文化旅游“新热点、新亮点、新重点”


今天,2016全国主流媒体绿行普洱暨知名摄影家行摄普洱活动进入第二天,将走访澜沧县的主要景区景点,一同领略普洱旅游发展变化。如今,普洱已经成为云南新兴旅游目的地,在全省旅游发展格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云南旅游的新热点、新亮点、新重点。

普洱

普洱

近年来,普洱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高度重视,从资金、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全力推动,“天赐普洱·世界茶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精品酒店纷纷落户,民居客栈也如雨后春笋。这些与当地生态文化融为一体的酒店客栈,已经成为普洱旅游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吸引点,保持着比较高的入住率。在节庆期间,有的酒店客栈提前一个月都订不到房间。目前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普洱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到普洱旅游的国内游客每年都以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增幅在增长。普洱旅游在全省旅游发展中的位置也越显重要。

普洱

普洱

同时,筑巢引凤,精准招商,引入了金洲集团、东软集团、柏联集团、华侨城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集团到普洱投资兴业,加快以康体休闲为主导的旅游项目建设,旅游产品涉及温泉、酒店、景区(点)建设、旅游地产等方面,相继建成运营了普洱国家公园犀牛坪景区、西盟勐梭龙潭景区、景迈芒景景区、国际双胞文化园、民族团结园、拉祜风情园、开元梅子湖温泉酒店、景迈柏联精品酒店、佤山秘境酒店等一批精品旅游项目,茶祖历史文化旅游项目、普洱国家公园、普洱茶马古道景区、狂欢佤部落旅游区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正加快建设。

普洱

“十二五”期间,普洱市旅游固定资产投资达143亿元,现有在建投资1亿元以上的旅游项目49个,10亿元以上的旅游项目10个,普洱国家公园犀牛坪景区和西盟勐梭龙潭景区两个景区于2015年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

普洱

普洱

一直以来,普洱旅游系统注重在规划谋划上注入民族文化灵魂、在项目建设中体现民族文化元素、在线路产品上以文化为主线串联景点、在宣传营销上借势民族文化、在旅游商品开发上挖掘民族文化特色,积极促进民族特色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比如在景东县,用传统民族技艺感染游客,将刺绣产品从生活用品逐步提升为艺术品,用民族文化旅游撬动农民致富的项目日渐兴旺。安定镇青云村主打以“密撒把”为品牌的彝族手工刺绣,如今以前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吸引着八方来客。

普洱

普洱

另外,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立足自身优势,将生态人文景观开发与民族文化特色结合起来,打造了风情实景原生态歌舞《快乐拉祜》,如今老达保村已经成为一个商业表演之地,是澜沧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突破性进展的缩影。

普洱

据介绍,老达保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牡帕密帕》的传承基地之一,是拉祜族原始文化保留和传承较为完整,拉祜文化底蕴十分丰富的村寨,2013年成立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有国家级传承人(牡帕密帕)2人,民间文艺表演队(雅厄民间艺术团)1个,民族原生态组合(达保五兄弟、达保姐妹)2个,全组百分之八十以上群众,能弹奏吉他,擅长芦笙舞、摆舞表演和无伴奏多声部合唱,其文化底蕴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