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永仁县在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中,不断总结前期党史学习教育的经验,积极创新“四史”学习教育方式,激发党员职工学习热情,进一步推动“四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发挥好几个“团”的作用讲好“四史”
永仁县组建县委和青年2个县级示范宣讲团,精选党的十九大代表李云燕等一批政治素质硬、理论水平高、模范作用好的师资队伍广泛开展宣讲活动,全面构建县乡村全覆盖大宣讲格局。充分发挥各类社科工作者、文艺人才、“五老”人员的作用,组建苴却宣讲团、银发志愿服务团、“新时代小彝剧宣讲团”为代表的十支百姓宣讲团,用快板、彝剧、山歌等基层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百姓“听”到、“看”到历史,让沉睡的历史“活起来”。永仁县在“四史”学习过程中,通过小广场、小书屋、小讲堂、小舞台、小广播等平台,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土语和身边鲜活事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入寻常百姓家。目前,全县共开展各类宣讲126场8000余人次。
发挥好几种“人”的作用讲好“四史”
充分发挥乡贤、老干部、老党员、文艺爱好者、本土作家的作用,大力创作接地气的彝剧、小品等文艺作品,组织文艺爱好者编排节目并进行排练、宣讲。通过邀请老干部现身说“史”,把本地史、地名沿革讲清楚,让基层党员群众知史爱家,清楚“从什么地方来,要到什么地方去。”
发挥好几条“线”“几个点”的作用学好“四史”
党员群众通过“线”和“点”作用,真实感知历史,了解县情,摸清实情,感动于真情,切实增强永仁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永仁县通过提升改造县委党校党史展厅,举办中国共产党历史主题流动展览,扶持建设1个民间红色文化展馆,全力推进永仁烈士陵园红色教育基地提升改造项目,开辟党史学习教育“第二课堂”。深入挖掘提炼永仁进步师生闹革命、建设成昆铁路、支援“三线”建设等红色故事,开发以莲池乡查利么村党员实训学校和联合国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村外普拉村等为重点,以“星火燎原、共赴国难、铁血成昆、圆梦小康、红色学堂”为主要内容的“三线五点”精品红色学习体验线路,抓好国史、改革开放史、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关内容的学习,让党员群众深入体验艰难的革命史、奋斗史、创业史。
发挥好几件“事”的作用学好“四史”
通过在全县范围内深入挖掘提炼永仁进步师生闹革命、建设成昆铁路、支援“三线”建设等红色故事,收集提炼永仁党史上的席以祥、王子近、朱祺等革命先辈事迹和臧金贵、梁达松、李培龙等群众身边先进典型,提炼总结外普拉“花篮背水”、“两代人的扶贫故事”等一批发生在永仁的感人故事。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少年就近就便瞻仰红色遗迹,聆听红色故事,缅怀革命先烈,生动鲜活地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通过一个个革命先辈人物的故事,展现永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奋斗史。目前,全县挖掘永仁红色故事16个,先进典型15人,征集收藏珍贵红色文物346余件,开展红色体验活动260场19600人次。
永仁县委党史学教办 唐永贤 李宛融 供稿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陈大衡